第2章 百家溝張隨(1 / 1)

四天後張平夫婦帶著寶貝兒子歡天喜地的奔回老家百家溝。

百家溝是洛陽市辛安縣下的一個小村莊,背靠北邙山。

北邙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黃河南岸,海拔300米左右,東西橫旦數百裏,是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支脈。

說起這北邙山可了不得,唐代有詩雲:“北邙山頭少閑土,盡是洛陽人舊墓”。又有唐朝史上著名“詩魔”白居易為北邙山著詩:“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各種描寫北邙山的詩詞數不勝數,因為北邙山太有名了。

從詩句中便可以看出北邙山出名是因為:墓地。沒錯就是墓地!

民間有傳:生於蘇杭,葬於北邙。

邙山是中國人終極歸宿的代言詞,山上陵墓多的“幾無臥牛之地”更有六代二十四帝長眠於此,分布之密、數量之多、延續年代之久,堪稱中國之最。

現在已知的著名陵墓有:秦相呂不韋墓、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陵、西晉司馬氏、南朝陳後主、南唐李後主陵墓,以及唐朝詩人杜甫、大書法家顏真卿等曆代名人之墓。

邙山也被稱為千年龍脈故許多權貴均葬於此祈求死後升天或福澤後人。

龍脈,是指起伏的山脈。是風水學中的說法,一般龍脈是靈氣聚集之地被認為是風水寶地。

靈氣聚集之地宜葬亦宜居,我們的主人公家鄉就在這邙山腳下。

言歸正傳,可能是受到龍脈的滋養。百家溝村從古至今都是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雖不是大富大貴但是也小康生活不愁吃穿。而且老人大部分都是長壽且無疾而終,也算是一處福地。

張平夫婦家住在村子的最北麵,緊靠大山。

一排精致的平房,牆外貼著白色長條瓷磚。院子栽種這兩棵棗樹,樹下一條大黑狗此時正在樹下乘涼,不時的拍打著尾巴。

此時屋內一片歡聲笑語。

“誒,誒,誒·······尿我臉上了。哈哈,不愧是我老張家的種。有勁兒!哈哈~”一聲蒼老有力的聲音從房間裏傳了出來。

“你個死老頭子,別這麼舉著我乖孫子。他會害怕的。”緊接著一陣笑罵聲響起。

“老婆子,你說咱孫子叫啥名字好呢?咱家到咱兒子那裏排了一個平字,就叫了一個張平。排到我這裏是一個仲字,咱爹嫌麻煩就直接給我取名字叫張仲。輪到咱孫子可不能這麼隨意,得慎重。嗯,得慎重。”老爺子擔心的說道。

“放屁,老子給你取名字可是慎重又慎重的取的。你敢再說一句試試?信不信老子抽你?”

“爹,當著我兒子,我孫子的麵就別麼罵我了。您都這麼大歲數了,氣大傷身。您說,是不?”老爺子有點孩子氣的向老老爺子認錯。

“哼,諒你也不敢再說什麼。來讓我抱抱我家重孫子,順便給我孫子娶個響亮的名字。來來來~給我抱抱,我的乖乖重孫子哦。”老老爺子邊抱邊親。

張平夫婦倆看著80多歲的老老爺子和60多歲的老爺子一陣無奈,都說越老越小。加起來都快200歲的倆老爺子總是跟小孩子似的鬥嘴。

“我重孫子這一輩兒算一算應該排了一個隨字,希望他這一生能隨心隨性隨緣,用佛家來講就是:大自在!就叫:張隨!”

就這樣,我們的主人公有名字了。這個名字將跟隨他整個傳奇的人生直到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