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50000元,年利率為6%,一年的利息就是50000×6%=3000元。平均到每月就是3000/12=250元。如果每月的生產預算是320份,銷售預算是250份,不考慮稅金的話,該怎麼進行分配呢?
“別急,一步一步來。你已經知道了利潤表的結構,下麵先核算出利潤來。”媽媽說。
“利潤就可以拿來償還本金和利息了!”李濤很興奮。
“別急,利潤是一定時期經營狀況的反映,但它並不反映手頭的現金狀況。”媽媽引導著李濤。
“記得我跟你說過,固定資產的資金流出在購置時發生,但每月計提的折舊費用並不真正使用的是現金,因此,折舊費用實際上是留在手中的。而且,利潤表不會反映出購置的資金支出,它會以固定資產的形式出現在你的資產負債表中。”媽媽解釋道。
“那該怎麼來償還本金和利息呢?”問題好像對於李濤來說總也問不完。“媽媽教給你一個‘水桶原則’!”媽媽故意增加李濤的好奇感。
“水桶?”
“嗯,可以廣泛應用的哦!一般人我不告訴他,你可要學好了。‘水桶原則’呢,就是說假如有一個水桶,裏麵有一定量的水,現在開始往裏注水,同時下麵給它開個小洞,水也往外流。一段時間後,桶裏的水是多少呢?就是原來有的+往裏注的-流出去的。”媽媽說完自己都樂了。
“媽媽,你這簡直就是在侮辱我的智商,而侮辱我的智商也就等同於侮辱您的智商。”李濤覺得媽媽簡直把他當成了水桶。
“大道至簡,別不服氣啊,你現在按著我的思路來算算你的現金。”媽媽回應道。
“先算起初擁有的現金。”
“68500元”“本期的銷售現金收入。”
“10×250×25=62500元”“這兩項加起來就是注入的加上原有的。”媽媽解釋道。
“現在算算流出去的吧:本期的各項支出,包括購置設備、裝修房屋,特別注意購買材料的花費和工資的花費,還有就是記住剛才說的折舊費用並不真正使用現金。”媽媽看著李濤手忙腳亂地計算著。
眼看李濤就要算完了,媽媽接著說:
“原有的+銷售取得的-你一共支出的=你目前的現金狀況,這才是可以分配的實際金額。”
“15500元,還不錯啊”李濤看到這個數字就樂了。
“分配起來要量力而行,首先按照自己的現狀預留必需的資金,以保證正常的經營,然後歸還銀行的利息。還有能力的話,就可以償還本金了。”媽媽進一步解釋道。
“怎麼樣,‘水桶原則’好使吧?”媽媽看著李濤累得滿頭大汗。
“此水桶非彼水桶呀!”李濤答道。
“其實,你也可以從本期的利潤來計算”媽媽迅速地畫出了一張表格。
“實際上並不難,你消化消化後嚐試著理解理解這個表格吧!”媽媽說著又畫出來了一張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