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什麼叫宗教?
現代的定義是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主要特點為,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該神秘統攝萬物而擁有絕對權威、主宰自然進化、決定人世命運,從而使人對該一神秘產生敬畏及崇拜,並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
而這所謂的世界之外的超自然力量或實體,便是神了。
如果以時間順序排下來,釋迦摩尼在畢缽羅樹下坐了七七四十九天頓悟成佛,他悟到了什麼?
老子西出函穀,為了什麼?見到了什麼?
《聖經》中記載了大量關於上帝的事跡,連耶穌都曾經死而複生,升入天國,這是單純的神話嗎?
伊斯蘭教的創始者默罕默德以宗教為旗幟,帶領阿拉伯人統一了阿拉伯半島,還反過來入侵其他國家,這單單是民族凝聚之後產生的力量嗎?
這些線索很零碎,或者說……看似毫無關係,但……他們無一隱藏著巨大的秘密。這秘密是什麼李子揚還不清楚,他隻是有了大概的猜想方向,沒錯,就是信仰之力。
還有就是這四個宗教所信奉的“神”們,是本來就存在的“神”呢?還是懂得利用信仰之力的人呢?
這就好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李子揚也是無法回答,但他有一種強烈的直覺,雖然曆史上不承認所謂的宗教神跡,但是宗教經典裏,比如他昨天買的書是有很多類似記錄的,這些神跡的本質是什麼?
假如他擁有的信仰之力充足,是否也能製造出所謂的“神跡”呢?
答案是很有可能。
為了驗證這種猜想,李子揚沒有直接吸收這一份信仰之力,而是從桌麵上拿來一支筆,試圖把筆從這一份信仰之力當中穿過去。
成功了,沒有絲毫阻力,如空氣一般,但李子揚心念一動,這支筆卻卡在了裏麵,就算放開手也不會掉下來。
這相當有趣,信仰之力似乎介於虛實之間,而區別,是因為他嗎?
李子揚用手機拍了張照片,光影留住了筆的畫麵,卻沒有留下信仰之力的畫麵。
隻有他才能看見嗎?
李子揚又把筆抽了出來,控製信仰之力分裂出一小份,均勻地鍍在筆上,用意念控製著這支筆在空中前進、後退、向左、向右……但很快的,這一小份信仰之力耗盡了,筆掉了下來,而李子揚的腦袋也有點疲累。
會消耗的啊……而且還需要額外消耗我的精神。
如此的話,能不能把信仰之力儲存起來到有需要的時候再使用呢?
李子揚首先想到了自己的意識之所,因為身體隻要一接觸信仰之力就會將其吸收,也不到就像氣球一樣帶在身邊吧?雖然理論上別人是看不見了,但消散了怎麼辦?
可問題是,李子揚能夠進入梁馨予的意識之所,不代表能夠進入自己的。
進入自己的意識……
不管了,李子揚還是想試一下,怎麼試呢?當然還是靠默想,不斷默念“進入自己意識,進入自己意識……”結果默想了半個多小時毛動靜都沒有,門卻被胡天明敲響了。
“子揚,死了沒?沒死出來刷牙洗臉吃早餐。”
“來了。”
看來是方向不對啊,李子揚換了個方向,也不去管具體的。
“儲存信仰之力。”
腦袋突然“嗡……”地一聲,像是被人敲了一榔頭,李子揚眼前全是金星,好不容易緩了過來,發現房間裏的信仰之力已經不見了,而在他的腦子的某一個地方,卻多了某種東西。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李子揚明明可以感覺的到,甚至能夠控製腦子裏多出來那東西,也就是信仰之力出來,又進去,再出來……卻完全不知道為什麼。
對於自己的這種能力,他知道得還是太少了啊。
搖搖頭,李子揚從房間裏走了出來,正在打掃衛生的胡天明怪叫了一聲道:“子揚你沒事吧?臉色那麼難看?”
“我臉色很難看?”李子揚急忙到衛生間裏照了照鏡子,他的臉色果然很難看,蒼白得跟鬼似的,摘下眼鏡洗了把臉,用力揉了兩下才見點血色,:“沒事,可能是上火了,天幹物燥的。”
“子揚你上火了?晚上我煲點湯給你喝。”這時候溫小蘭也睡眼惺忪地起床了。
“謝謝嫂子。”
……
吃完早餐之後李子揚想了想還是吸收了儲存的那份信仰之力,整個人瞬間精神了很多,想來臉色變得難看應該是和腦袋“甕”的那聲有關,可能是因為開辟出了儲存信仰之力的“空間”吧,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