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娛樂
片名:《烏雲背後的幸福線》/《失戀自作業》(港譯名)
導演: 大衛·歐·拉塞爾
主演: 布萊德利·庫珀 / 詹妮弗·勞倫斯 / 羅伯特·德尼羅
上映日期: 2012-11-21(美國)
片長: 122分鍾
小學時代印象最深刻的是學寫作文的時候老師總是說:一篇作文隻有不提“快樂”二字卻還能感受到快樂才算是好作文;若通篇說自己很快樂但讀者愣是不能感同身受這作文就叫廢話了。如果以小學生作文標準來衡量《烏雲背後的幸福線》,那這部電影應該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成功了:隻字不談“浪漫”卻讓人甜得發膩;明明仿佛生活得閉塞憋屈卻讓觀眾快樂得前仰後合;八杆子打不著的劇情卻難以令人質疑。曼諾拉·達吉斯給紐約時報寫的電影評論第一句話真是一語中的:大衛·歐·拉塞爾拍的這部生機勃勃的新電影,算是把每件事兒都搞對了。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生活中總會有種種未知的際遇,也總會閃現出諸多意想不到的難題。我們可能會因為一時意念的偏激而傷害到了最親密的人。但當時過境遷,最難熬的黑暗時光漸行漸遠,我們若仍一味地將苦悶和悔恨鬱結於心,小心翼翼、自怨自艾地度日,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新的泥潭。
本片的男主角維特就剛好處於人生的瓶頸期——因為目睹到妻子對自己的不忠,精神崩潰的維特不得不在醫院接受治療。而出院回家的他仍然忘不了種種不愉快的往事。維特迫切地渴望著抹掉自己的過失,與妻子重歸舊好。但事與願違的是,昔日支離破碎的痛苦回憶片段,在無形中牽引著維特加速偏離正常的生活軌道。
就在此時,命運安排他遇見了因喪夫而變得瘋瘋癲癲的蒂芬妮,漂亮、直爽、神經質是蒂芬妮的個性標簽。相比於維特的消極待事,蒂芬妮堅強、樂觀的個性驅使著她努力地打破沉寂,慢慢喚醒沉睡的希望。蒂芬妮的出現讓觀眾忍不住聯想,如果生活中,你我的身邊出現一個同蒂芬妮一樣勇敢的女孩兒,那她也一定會讓人心生讚佩,因為她們所散發出來的正能量,在潛移默化中為周遭的人帶來了溫暖和慰藉。
電影最令人感動的當屬男女主角一起跳的那支舞了。在舞台燈光的映襯下,身著粉色舞裙的蒂芬妮牽著維特的手出場了。兩個人的舞蹈技藝同專業的舞蹈演員相比遜色了很多,從評委們詫異的表情可以看出這組選手的表演簡直糟透了,但這支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的舞蹈頃刻間吸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對於這兩個剛從混沌的生活狀態中解脫出的人來講,這支舞無疑是自我的狂歡。勞倫斯的精湛演技在這段舞蹈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每一個轉身,每一次跳躍,都是在趕走久積於心的陰霾。他們每一個微笑的表情,每一個靈動的眼神,也傳達出了對彼此的喜愛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