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佛門亦非淨土(2 / 2)

“你上街幹什麼去?手裏還提著那麼大的包。”文博搓著頭問道。

“不瞞你說,看你老兄實在,我才告訴你。我包裏頭裝得是便裝和假發,想到娛樂城去快活一番。千萬不能讓師傅知道。”

“唔,我去不了的,來客正多,還得端茶倒水。”

轉眼間,國慶節到了。

節日中的寺院分外熱鬧,上上下下都洋溢著過節的氣氛。前門後門都粘貼著大的海報和廣告牌。海報內容如下:本寺每周日和節假日在講經堂開講維摩經與現代生活,由留學國外而歸的博士大和尚主講。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踴躍聽經。

寺內上下的僧人與居士量體裁衣地分配好工作,幾個蓄發修行的書童分布於什字路口,向過往的行人散發著傳單,並脫口向過往的行人發出邀請;而文博及老和尚一行因為非佛學院畢業,打雜的事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們的身上。他們灑掃完殿堂便擦拭起佛像,之後帶領眾居士趕做酥油燈。

講經堂內,隻見大和尚頭戴法冠,身披黃袍,法相莊嚴地端坐於講席,後麵是大屏幕投影儀,眼前是手提電腦。那架勢仿佛似君臨臣下般的威嚴。他輕咳一聲,便致開場白:各位高僧各位大德各位信眾,大家有緣歡聚一堂,實屬不易。要說眾僧眾中,當屬出家人功德無量。哪怕在坐的諸位,隻要有一天出家受戒的生活,最後還了俗,其功德較在家修行大。我們出家人常年靠在座的眾居士供養,專心於佛學的研習,在坐的各位居士便是出家人的父與母,男為父,女為母。我們的敬重之心不亞於對待生身父母。出家人穿得簡單吃得簡單,更不為錢所發愁。也許下麵坐的年輕僧人很想坐在我現在的位子上,實話說,這個位子不是人人都能服得住的,得講究因緣和道行。回想我六年前剛出家時,與我同到五泉山的共三人。前三個月,我們四人日常的事務就是清掃整個山院,拾垃圾,劈柴挑水。過了兩月,其中一位師兄因吃不了苦而自動放棄出家。隻有我們三人堅持到了受戒前一日,不巧的是其中一位的母親找來要兒子回家盡孝,另一位則於當晚受戒時突然死亡,唯獨我一人順利剃度出家...”

有著佛學院畢業證書的小和尚們身穿黃袍,滿目虔誠地端坐於大和尚下邊的條桌。文博和老和尚們身著青灰色作訊服,隨同眾居士坐在最下麵的蒲團上。聽著聽著,人群中有一絲吵雜,眾居士百分之九十是老太太,或竊竊私語或交頭接耳或閉目養神。有兩個年輕而俊秀的少婦站起來維持著秩序......

是夜,勞碌了一天的文博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怎麼也睡不著。“難道法師講得話都正確嗎?”他思量著也琢磨著。回想五年來的寺院生活,每天早五晚九的晨鍾暮鼓,伴隨著他孤單的身影。連帶今晚的月光也有幾分冷清。斑駁的月光從窗流瀉進來,照在他的臉上,身上。他的思維還在活躍著,看來佛門亦非淨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