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擴軍(1 / 2)

看著禦書房的一眾重臣,李鐸也不想拖泥帶水說什麼廢話了:“沒想到現在草原的形勢這麼糟糕,諸位愛卿,室穀人現在打出了恢複羽匈的旗號正是改稱羽匈了,有何良策說吧?”

“自從柔闕覆滅後,室穀人,哦,羽匈人就開始頻繁的試探大雲王朝的邊境了。不過得益於這幾年昊東大刀闊斧的改革,再加上田啟震大力練兵卓有成效,羽匈人沒占到什麼便宜還賠了點本。”曲方說道。

“大將軍,你說說看。”雖然右丞相也掌管軍事,但李鐸更願意聽薛仁的意見,畢竟很多時候,薛仁有著遠超他年齡的老練的眼光。

“摩羯和若羌要倒黴了。”薛仁皺了皺眉頭,“這兩個雖然也是大族,但戰鬥力真的不想說,一旦羽匈重施覆滅柔闕的故計,就這兩族的戰鬥力,一鼓而下都算是好看的了,好歹柔闕人現在還有好幾個部落不肯臣服還在反抗。”

“到時麵對羽匈人的就要有大武王朝了,去年的大戰,大武王朝損兵折將,而且還都是北境精兵猛將。四路大軍四個元帥,鄭缺、丘栗戰死,尚慶下獄最後被流放永不啟用,呂廣也被貶為庶民,騎兵更不說了。”鄭誌遠歎口氣道,要是這些都是大夏的該多好啊。

“鄭將軍的意思是,一旦羽匈人消化了若羌摩羯兩族,就可能會進攻大武王朝?”禦史大夫韋正問道。

“不是可能,是一定。現在的大武王朝正是虛弱的時候,成泰本來就是篡位名不正言不順,國內不服的聲音很多,而且成泰登基後大肆清洗宗室和不願效忠自己的文臣武將更是削弱了大武的國力。本來成泰還想借著夾擊大梁王朝一舉擴大大武王朝的疆土,同時提升自己的威望並壓製國內的反對聲,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現在實力也受了不少損傷的大武王朝在周圍看來就是一塊大肥肉了,隻是都在掂量著自己的牙口能不能吃下去,沒看到榆林國、墨國、漂國這三國已經公開宣布不再是大武王朝的附屬國了麼,估計這三個國家會很快發起戰爭了看誰能取代大武王朝了。”太子李成說道。

“那太子殿下看好哪國?”蘇澈問道。

“榆林,榆林雖然國土不大,但現任國君很是賢明,而且榆林的騎兵也是驍勇善戰,而大武王朝的地形最是適合騎兵了。”李成說道。

“而且,據說前任皇帝成乾並沒有死,皇宮裏死的那個隻是個替身。”蘇澈說道。

“此言當真?”眾人的眼光都看向了蘇澈。

“應該不是空穴來風,我門下的一個門客當時就在大武的京師,成泰發動政變成功後按道理京師的封城應該會很快的解除,可他卻說當時大武軍還封了五天才開城 。而且封城時,滿城都是軍隊再找什麼人。這次他又去了一趟大武京師,無意中碰到一個被趕出宮的老太監,他向那老太監打聽到當時死在宮裏的成乾是個替身,至於成乾到底去了哪,還是不是真的活著就不知道了。”蘇澈道。

“看來,成泰之所以大肆清洗文臣武將,不僅有安插自己心腹的意思,也是擔心成乾一旦真的沒死,到時一呼百應,他的皇位轉手就沒了。”李瀾說道。

“還是我們大夏好,這個位子誰都看著煩。”李鐸自嘲的說了一句,頓時大家都笑了起來,也是,誰都不願意坐那張位子使得大夏皇族弟子不僅感情很好而且也相當齊心。

“騎兵的事情怎麼樣了?”李鐸問道。

薛仁和曲方互視了一眼,還是薛仁道:“微臣和右丞相商量了一下,打算將勇騎從驍騎軍中剝離出來單獨再成立一支勇騎軍,驍騎直接擴編成驍騎軍,而且除了勇騎軍外,不再保留別的重裝騎兵。”

“這是何故?要知道重騎兵衝鋒的威力無與倫比啊。”蘇澈問道。

“重騎兵的開支消耗太大,在大夏,養一個重騎兵就可以養五個輕騎兵了,至於別的王朝就更別提了。微臣算了一筆帳,隻保留勇騎軍做為重騎兵後,我大夏的騎兵可以從目前的四十萬擴充至九十萬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將作監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就是驍騎所裝備的那種魚鱗甲他們找到了一種好工藝可以大批量的生產,而且造價比之以前的魚鱗甲還要便宜兩成。”薛仁道。

“此言當真?”李瀾當即站起來問道,要知道在大梁境內作戰時,他手下的南軍騎兵可是眼饞驍騎的盔甲很久了。

“是的,而且將作監還改良了這種盔甲,分成步兵甲和騎兵甲兩種,以後皮甲就會漸漸從我大夏軍中消失了。”曲方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