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亂(2 / 2)

“一年?”蘇澈驚疑的問道。

“按現在的速度算,一年之內榆林軍打到大武王朝的京師下沒有任何問題,隻要攻下了大武王朝的京師,從軍事的意義來說,大武王朝可以說是滅亡了。”

“曲卿,你是管鴻臚寺的,你將你手裏掌握的大武王朝的情況細細的說一說。”

“自從大武王朝四路大軍攻伐大梁王朝失敗後,不僅僅是損失了大量的精銳,成泰在軍中的威望也一落千丈。再加上九大世家瓜分大魏王朝的信息傳來,為了重新掌控軍隊和朝堂,更為了自己的統治穩固,成泰除了大肆在軍隊和朝中安插自己的心腹外,剩下的就是順我者生,逆我者亡,同時大肆的搜刮。就拿去年來說,大武王朝的田賦上漲了三倍,商稅上漲了五倍,毀家破產者不計其數。可以說,現在的大武王朝就是一座火山,就看什麼時候會大噴發,榆林國的進攻隻是會加速這一進程而已。”早就有所準備的曲方拿出厚厚一摞書稿一邊介紹一邊分發給眾人觀看。

翻了幾章後,蘇澈繼續問道:“大武王朝世家的手裏難道就沒有一點軍隊?”

曲方點了點頭道:”在這一點上大武王朝和我大夏王朝很像,軍中隻重軍功和才幹不看出身,所以這也是大武王朝名將輩出的一個緣故。不過可惜的是,成泰的篡位後的清洗,攻打大梁王朝的失利,然後又是現在的清洗,大武王朝現在可以說不僅沒有名將了,就連猛將勇將都沒幾個了。至於世家弟子,成泰篡位時就找各種借口將軍中的世家子弟給清了出去,畢竟他篡位後世家一直對他就不是很感冒。而且,大武王朝的世家的根都在文官係統裏,掌控的是大武王朝的輿論。以前成泰還有所顧忌,現在還有什麼顧忌,難道要像大魏王朝那樣?所以最近這段時間,不斷的有世家被血洗,真的可以說是血洗,連繈褓裏的嬰兒都沒放過啊。“

”成泰這是自己往死路上跑而不自知,看樣子,朕還打算一個月後出兵教訓下大武王朝進攻我大夏之恨都沒有什麼必要了。“李鐸搖搖頭,將手裏的書稿往書案上一放,看樣子,成泰為了那個位子已經瘋了,就算沒瘋也差不多了。

”陛下,微臣覺得這兵還是出一出好。“薛仁說道。

”大將軍,為何如此說?“

”陛下,最近草原上傳來消息,羽匈人正在和若羌交戰,一旦羽匈人屯兵了若羌,就和大武王朝接壤了。與其讓羽匈人惦記著我大夏王朝,不如讓羽匈人看到大武王朝的虛弱,柿子撿軟的捏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羽匈人不是笨蛋,一塊石頭和一塊骨頭那個更好我想佐治日單心裏清楚的很。這樣的話,我大夏王朝就不必浪費太多的經曆在北境,而是可以集中精力完成此番軍隊改革。“

接著薛仁的話頭,蘇澈也說道:”陛下,不少地方水利也到了需要整修的時候,除此之外,因為民戶增加,好些地方官都發來奏折說希望擴城。“

”蘇卿的意思是?“李鐸的眼睛微微一眯。

”陛下,打鐵還需自身硬。當年武宗先帝北伐大漠耗費多少陛下心中應該有數,我大夏前番出兵五十萬援助大梁,軍械雖然大梁補充了不少,但軍糧還是我大夏自己負擔,其中還有招募大量民夫的費用以及征調地方軍的花費,國庫到現在仍然有一半是空的。而且陛下,此次大規模擴充騎兵,耗費的錢糧也是個天文數字。微臣和戶部尚書計算後得知,要想大規模的出兵草原,我大夏必須兩年內不能大動兵戈。“

”不得大動兵戈?“

”步兵出動不超過三十萬,騎兵不超過五萬,作戰不得超過三個月。“蘇澈幹脆利落的說了出來。

”大將軍,你怎麼看?“李鐸將目光轉向了薛仁。

”十五萬步兵,三萬騎兵,兩個月的時間,隻是需要衛王爺為帥。“薛仁說道,顯然早就有了腹稿。

”太子,等下你去衛王府一趟,告訴你那叔叔,朕需要他出去忙一陣子了。“

”兒臣遵旨。“

看著居然是太子李成親自過來傳旨,李瀾的眉頭皺了皺,又再看了看一遍旨意,很快就明白了李鐸的意思。

”這個兄長,原來是要借孤的名頭嚇一嚇武人啊。罷了,就當出去遊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