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如何?”
看著殿外的大雨,李鐸的心情就和這天氣一樣糟糕。
殿裏的眾臣心情也不是很好,尤其是武將那邊,臉都陰的能滴出水來。也不知道今年的天氣是咋滴,夏天雨水多也就算了,雖然在北方三州引發了洪澇,好在當時夏收已經結束,而且大夏極其重視水利,再加上官員也還行,可以說損失微乎其微。但沒想到入了秋還有這麼多的雨水,而且還時不時來一場暴雨,這讓大夏君臣徹底沒了脾氣。
新任戶部尚書雲修辰出來啟奏道:”陛下,根據各地新上的報告,糧食減產倒不是太嚴重,估計也就比往年低了兩成而已,嚴重的是陰雨連綿使得收獲來的糧食沒地方打曬。陛下,糧食不經過打曬的話,入倉極其容易黴變的。“
李鐸煩惱的揉了揉眉頭:”我大夏三十個州有多少個受此影響?“
”十三個州影響嚴重,尤其北方三州最為嚴峻,剩下的十七個州倒沒什麼太大的影響。“雲修辰答道。
”北方三州的天象最近如何?“李鐸看向欽天監監正司祿道。
”陰雨不斷,不過根據最近的天象推算來看,再過個十日左右,北方三州將再無如此大雨。不過陛下……“司祿突然吞吞吐吐起來了。
”有什麼話就說吧,難道有什麼顧忌不成?“
”大澇之後必有大旱,請陛下做好明年大旱的準備。“
”愛卿可確定?“李鐸霍然從龍椅上站起,犀利的目光如利劍般刺向司祿。
迎視著李鐸的目光,司祿斬釘截鐵的道:”臣掌控欽天監三十年有餘,在推算天象時可能犯過小錯,但從未犯過大錯。“
”那麼草原上會發生大旱嗎?“
”陛下,恐怕隻有南疆會逃過大旱,而且草原上的大旱會更加的嚴重。“司祿想了想最近夜以繼日推算的結果,慢慢回道。
李鐸想了想然後看了看殿裏的群臣:”衛王今日怎麼沒有上朝?”
曲方起身道:”陛下,您忘了衛王告了兩個月的假嗎?“
李鐸這才想起李瀾那個家夥為了補償家人,在上了半個月朝後就告了兩個月的假,估計現在正在府裏陪他的兩個美嬌娘。再次揉了揉眉頭,李鐸仔細的思考了一下道:”大將軍,你牽個頭,拿出一份十萬軍隊在草原上征戰一個月的方案出來,糧草的消耗是重中之重。“也不待群臣再上奏,李鐸直接起身就往後麵走去,殿前的司禮當即唱道:”退朝!“
回到禦書房換了身常服,李鐸轉身就出了宮,看看到了衛王府,李瀾問在門前值守的仆役道:”朕那兄弟在家嗎?“
早就習慣了皇室的各種不靠譜,仆役回答道:”王爺正在書房練字。“
李鐸點了點頭,製止了仆役的通報,自己搖著把扇子優哉遊哉的往書房走去。
看著門都不敲沒點正形走進來的皇帝兄長,李瀾將手裏的毛筆在筆洗裏洗幹淨,然後將筆頭套好擱在筆架上。因為李瀾知道,隻要這個皇帝兄長一來肯定就沒有什麼太好的事情,十有八九又得往外麵跑。
吩咐仆役去弄點點心過來,李瀾看著正在鑒賞自己書法的李鐸道:”皇兄,有話就直說吧,又需要臣弟做什麼?“
放下一幅字,李鐸讚道:“禦弟的字越發有大家氣質了,假以時日,創出一個流派沒什麼大問題。”
聞言李瀾有點哭笑不得,這是哪歸哪啊,隻好一拱手道:“皇兄到底需要臣弟做什麼就直說,別打啞謎了行不?”
在將李瀾的書房裏所有的作品都鑒賞了一遍,然後當仁不讓的坐上了李瀾的那把大椅子,拈起一塊點心往嘴裏一丟,李鐸道:“還真有事要禦弟幫忙,知道欽天監不?”
李瀾有崩潰的跡象了,真想衝上去掐住這個不靠譜兄長的脖子讓他把所有的話一次性全說完。看著李瀾那副樣子,李鐸也知道該適可而止了,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點心沫子道:”欽天監說明年會有大旱。“
大旱,這兩個字一下就讓李瀾警醒過來,得益於大夏重視水利,往年即使遭遇大旱大夏損失也不是太重。但早年行走江湖的李瀾卻在別國見識到了大旱後的慘景,什麼流離失所都是輕的,人相食,這三個史書上輕飄飄的字卻實實在在的呈現在了李瀾麵前。當時的慘景不忍卒說,隻要能吃的東西就沒有咽不下去的,難民中隻要有人倒下,一炷香後除了一具連鮮血都被舔得幹幹淨淨的白骨什麼都沒剩下。看到那副場景後,李瀾足足吐了三天。現在回想起那副場景,李瀾感覺自己的胃又在翻騰。
”還有什麼要說的嗎,皇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