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靜的一夜就這麼過去了。
吃完早飯休息後的夏軍開啟了急行軍模式,果不其然,除了嶺山關稍微好點外,別的城池都很淒慘,但就算是最好的嶺山關城牆也不過才修了三尺,這下子讓十五萬大夏將士算是徹底見識了孫全統治下的大渝朝廷的效率了。沒得說,投石機開路,不過一波火油彈,嶺山關就掛起了白旗。
當越過嶺山關直接攻到玉岩城下時,這一切離夏軍進入大渝不過才八天而已。
看著玉岩城的城牆,霍炬放下了手裏的千裏眼。城牆並不是太高,最高的地方也不過才兩丈而已,守軍也不多,不過才三千人而已。但讓霍炬感到奇怪的是,就是這樣一座小城,竟然掛出了死戰牌,這就有點意思了。
“城裏有消息嗎?”霍炬問邊上的蘇和道。
“沒有,這座城雖小,但守得還挺嚴的。末將圍著這城轉了一圈,都不得不感歎守軍的嚴整,缺點就是這城太小了。”蘇和感歎道。
“嗯。”霍炬讚同的點點頭,“可惜的是時間不夠,他沒有時間在城外建立聯防體係,不過就算建立了也沒用,他手裏才三千兵,守城還行,出城建立外圍防禦用來做到守望相助就難了。”
“是啊。”趙雲也在一旁插話道,“上次攻打大渝王朝,末將發現大渝的守將似乎很多都不懂的守城,哪怕手裏有足夠的部隊也指揮依賴城牆,而不會在城外建立各種堡壘和主城形成聯防體係。”
“趙雲,如果你手裏有三萬兵,讓你守陽落城你會怎麼守?”霍炬問道。
“離陽落城以北半裏處,修建一處可屯兵五千的堡壘,城牆高度和陽落一樣,但是就別指望和陽落的城牆一樣堅固就行了。”趙雲道。
“為什麼是北邊而不是別的方向?”蘇和問道。
“整個陽落城,隻有北邊和麵向大夏王朝的東邊是平坦之地,最適合大部隊展開攻城。如果在北邊修建一個堡壘,就等於堵死了一個口子。而且別看堡壘中隻能放五千人,但就是這五千人,足以牽製至少三萬軍兵。”趙雲道。
“是啊,我們和北胡不一樣。如果是北胡,他們隻需要在各個城門口放一千騎兵警戒就行,畢竟他們無需考慮太多。而我們要考慮就很多了,如果這堡壘裏放的不是五千步兵,而是五千精騎 ,在攻城戰正廝殺的難解難分時突然殺出來,那對於攻城一方樂子就大了,畢竟我們的步兵才是主力啊。”霍炬道。
“那元帥,怎麼打下這玉岩城?”蘇和問道。
“等和城裏的探子接上頭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再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霍炬道,”我們先回營。“
”是,元帥。“
看著遠處的一行夏軍轉身回到了他們的營地,玉岩城頭白發蒼蒼的孫紹默默的看著北方,孫全,孤的好侄子啊,你怎麼就當了皇帝啊,可把大渝給坑苦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