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翼軫,新聞晨報記者,發表於2013/9/5
我的投資降低傭金血淚史
經常有朋友來詢問炒股票或者買基金如何賺錢的問題。
對於這些詢問,一般都會先詢問他們券商的傭金水平或者買基金的費率是如何的——也正是問了我才發現,原來如今還真有不少享受著千分之1.5交易傭金或者支付1.5%申購費買基金的投資者。
對於他們,我都會建議一定要先把傭金降下來,換用傭金打四折的渠道買基金,這是比什麼投資技巧都要可靠的投資收益提升法。
當然,也是花了很多時間才明白這個問題,並且貫徹到極致的,整個過程堪稱血淚史。這裏就且來聽我說說。
3.5%的基金認購傭金
2003年到2005年那段時間,在香港求學。
人在境外,自然想著嚐試境外投資。
其實,那時候已經看過John Bogle的書,成為了指數投資的信徒,但是當時發現Bogle的先鋒公司在香港沒有分支,無法購買它家提供的免傭金基金,所以隻能退而求其次,通過銀行買基金。
你也許不會相信,在香港銀行買個基金,申購傭金竟然是5.5%!即使是不幸如今在中國花1.5%買基金的基民,看到這個數字恐怕也要幸災樂禍樂得笑不攏嘴了。
當時我翻遍香港的報章,總算發現當時星展銀行搞促銷,申購傭金3.5%,一下子便宜了兩個點。然而,當時我所在的中文大學附近沒有星展銀行的分行,所以幹脆坐著地鐵過海,去中環的支行開戶,申購了兩隻基金——一隻是荷銀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一隻是施羅德的亞洲高息股票基金。當時各買了2萬港元,一下子支付了700港元的傭金。
後來,偶然看到Etrade的廣告,才醒悟到人雖然在香港,但是卻也可以投資美股的。那時候,我已經對ETF有些了解了。
說起這個問題,對John Bogle老先生還得有點埋怨。老先生對ETF始終不讚同,認為是違背長期投資的魔鬼。而我盲從老先生,很長一段時間對ETF也是不屑一顧。
首度發現ETF交易省錢
幸而,為了省錢而開始研究ETF,進而發現了ETF的更多妙處。當然,這裏隻說省錢問題。
我那時候去Etrade開戶時,記得Etrade提供的傭金是9.9美元/筆,雖然如今看來高得嚇死人,但是當時卻是幸福的一塌糊塗。我算了下,如果通過ETF進行新興市場債券之類資產類別的投資,那麼之前2筆合計4萬港元的買入,隻需要支付9.9×2×7.8=154.44港元的傭金,隻是我當時支付700港元的22.06%。所以,當時義無反顧地就在Etrade開了個賬戶,當然當時念書,手頭拮據,賬戶裏也沒多少錢。
除了基金投資外,在香港時也開過港股賬戶,不過當時港股最低100港元的傭金費率還是讓我小倉位玩個股的望而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