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針眼小的窟窿會引來鬥大的風(1 / 1)

與常見的開幕式發言僅僅展示項目中花團錦簇一麵而刻意回避可能存在的種種問題的套路不同,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在創業板開板儀式上的發言非常中肯,以大量篇幅闡述中小板成立五年多來存在的隱患和不足,揭示創業板所存在的種種風險性因素,突出強調市場普遍關心的創業板發行市盈率較高、募集資金超計劃以及首日可能出現爆炒等現實風險。

相比主板和中小板以及未來可能推出的國際板,創業板的風險無疑是最大的。這種風險首先存在於創業板上市企業的經營管理上。盡管創業板上市企業利潤水平開始大幅增長,但業績穩定性明顯較差,業務迅速擴張帶來的毛利率水平快速下降、行業前景變化乃至公司管理層人員變動都會對公司的未來盈利產生顯著影響。從國外的創業板發展曆程看,一將功成萬骨枯,能成為微軟、穀歌之類企業巨人的,到底是鳳毛麟角,相比創業板初創期投資的風投企業,在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並不存在因公司上市而出現投資大幅增值的對衝機製,如果不能讓投資者充分認知創業板公司自身的風險因素,未來的大量退市一旦出現,不僅造成投資者的經濟損失,更會嚴重打擊投資者對於創業板的信心。

創業板偏高的發行市盈率和超募存在著相當大的隱患,上市後存在著被遊資大幅爆炒的可能。如果受到遊資的推動,出現進一步走高,則未來出現價格回落風險時對普通投資者的殺傷力將會更大,創業板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將會蒙上陰影。因此,必須通過各種製度來做到防患於未然。

創業板公司的管理控製相對薄弱,業績受到大股東操縱的風險大,在業績預測、信息披露等方麵存在不準確、不及時的可能。比如,在28家公司的上市公告書中同時披露的前三季度季報就顯示,有數家公司的業績增長情況與推介會上散發的投價報告中的預期不相符合,盡管這些投價報告是由主承銷商做出,但多數預測都得到了上市公司的首肯,這顯然對發行定價產生了相當程度的誤導性影響。神州泰嶽在上市公告書中披露的前三季度財務數據部分出現錯誤,在之後發布的更正公告中,對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基本每股收益等均作了較大幅度修正,其中每股收益下調甚至達到0.10元之多。在創業板開板伊始就出現如此嚴重的信息披露問題,實在是很遺憾的事,嚴重損害了創業板的形象。

實事求是地講,創業板到目前為止顯露出的問題有其某種必然性。一個新興市場,在初創階段發生各種問題並不可怕,關鍵是這些問題能否得到足夠的重視,並加緊提出相應解決方案,使這個市場能迅速完善自身的監督管理機製,走向正軌發展的道路。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管理層的確重視了創業板存在的風險因素,並將其作為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加以考慮,同時也在各種場合對投資者予以了充分的風險提示。

我們還應該看到,重視風險因素的存在並予以揭示固然十分重要,但更為重要的還是如何針對這些風險因素提出相應的應對方案,以最終達到有效化解風險的目的,管理層對此已經做了許多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有相當多的問題需要通過製度和法規建設加以解決。唯有通過持續不斷地解決創業板發展中麵臨的各種問題,才能最終保證創業板未來的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