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堅持不懈的習慣
隻有堅持不懈才能收到理財的良好效果。這裏,我先講一個關於堅持的故事。一位世界著名的保險推銷大師,即將告別自己的職業生涯。他的告別大會吸引了保險界的數千位精英前來參加。當許多人問起他推銷的秘訣時,大師微笑著表示不必多說。這時全場的燈光暗了下來,從會場的一邊閃出了四名彪形大漢,他們抬著一個下麵垂著一隻大鐵球的鐵架子走上台來。現場的人都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那位保險推銷大師走上前去,用小錘子把鐵球敲了一下,鐵球沒有動,隔了五秒,他又敲了一下,鐵球還是沒有動。於是,他每隔五秒就敲一下,持續不斷,但是鐵球還是不動。這時台下的人群開始騷動,有些人陸續離場而去。大師仍然靜靜地敲著大鐵球,台下的人越走越多,留下的隻有幾百人。終於,大鐵球開始慢慢地晃動了。50分鍾以後,大幅搖晃的鐵球,任何人的努力都不能讓它停下來。最後,大師麵對剩下的幾百名觀眾,同他們一起分享了一生的成功經驗:“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去做,以這種持久的毅力,每天進步一點點,當成功來臨的時候,擋都擋不住。”
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成功其實並不太難,就是要養成有助於成功的習慣,堅持不懈。要想打開財富之門,就必須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並持之以恒。
7.遵守理財紀律的習慣
理財要遵守紀律。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我們麵臨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如何才能抵禦種種誘惑,靠的就是遵守理財的紀律。我們講一個關於誘惑的故事。
有一個牛販子,一大早去牛市上準備批十頭牛。到了中午,還不見回來。直到三更半夜,他老婆才見他無精打采地回來。老婆忍不住罵道:“怎麼到現在才回來?牛呢?”牛販子小聲嘀咕道:“牛買了,隻不過走到半路看到有擲骰子的,我忍不住去擲了兩把。”老婆大驚,連忙問:“結果呢?”“結果輸了一頭牛。”老婆心比較寬,就問:“那其他的九頭呢?”牛販子說:“其他的想要翻本,卻都輸掉了。”我們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我們要做的不是挑戰誘惑,而是挑戰自己,遠離誘惑。麵對誘惑,不要被迷了眼睛,這就需要遵守嚴格的理財紀律。——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劉彥斌。
※渴望實現財務自由理財者的理性思考
1.認識理財 掌握生存基本技能
“理財的實用麵就是教會你‘當用則用,當省則省’,怎樣在日常生活中開源節流。因為無論是誰,隻要活著,有生活目標,那麼就需要理財。”4日,陳忠慶在本次理財論壇上反複強調著這句話。他告訴我們,沒有天生的“理財白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隻有把理財和投資當做一種生存的本能和技巧才能更好地有目標地生活。
“理財無所不在,所以應該把理財當做一種人生的興趣,興趣使然就會慢慢變成樂趣。你要想成功,你至少在年輕時就應該學會理財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2.走近理財 告別“奴隸”生活
“中國現在有房奴、車奴和卡奴,那麼這些‘奴隸’是怎樣產生的呢?其實這都跟理財不善有一定的關係。”陳忠慶表示,目前中國三成的房貸一族已成“房奴”,他們在享受有房一族的心理安慰的同時,生活質量卻大為下降,不敢輕易換工作,不敢娛樂、旅遊,害怕銀行漲息,擔心生病等等。
比如房奴,中國人自古就有“以房養老”觀念,這話“聽起來很美”,但是忽略了子女、父母的教育和贍養問題,也規避了信貸消費的風險,月收入的1/3是房貸按揭的一條警戒線,越過此警戒線,將出現較大的還貸風險,並可能較大程度影響您的生活質量。如此沒有考慮風險的投資就讓在信貸觀念上“寅吃卯糧”的人徹底成為了房奴、車奴和卡奴。
3.學會理財 做自己的理財規劃師
談起做理財規劃師,這位“基金傳教士”的見解十分獨到:“據我所知,中國目前最主要的理財事業及其發展前景是高端的谘詢顧問,因為中國的模式和美國不一樣,百姓還不能夠完全信任理財師(包括私底收入等),而且一旦由理財師代理操作的話,一定程度上反而會增加理財的風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又往往向非法集資方向發展。”陳忠慶還分析道,“北方的理財職業環境還不成熟,而人們要麼沒有習慣請理財師,要麼沒有錢請理財師,所以,老百姓要學習基本的理財常識和方法,做自己的理財規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