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心態決定輸贏(2 / 2)

在彙市中,還有一種交易心理。在彙價開始轉勢,展開上升時,他看不到或者猶豫著不敢入場。彙價上升到一定價位,還有上升空間的時候,他認為彙價隻是一個小反彈,還會回到開始上升時的價位。於是他選擇了觀望的交易策略,想著等回調就買入。

可是市場不以他的思路為轉移。當彙價不跌反升時,他開始急躁。當他看到彙價再次上升或創了新高後,就再也忍不住了。他的頭腦開始發熱,就什麼也不顧了,一下子就大筆買入。

這時彙價往往達到一個臨時的高點或者上升的空間有限,聰明的交易者此時已開始獲利出場,正好逢高出貨給這些人。他們操作獲利的概率幾乎沒有或者很少,而遭受損失的概率幾乎為100%。這就是“解放軍”型的投資者心理這在彙市中也大有人在。

外彙也是商品。一種商品被人看好,價格就節節升高,有時都超過了它的真實價值。人氣決定了它的價格。人氣旺盛,就是指標顯示不好或在下跌,都會出人意料地繼續上升。

大家不要忘了,每次交易都是人在交易。人們的心理因素決定這個市場。炒彙買的是“勢力”,哪個幣種買的勢力大,哪個幣種就不停創新高,再創新高。反之,哪個幣種賣的勢力大,哪個幣種就下跌,甚至屢創新低。

如果太斤斤計較價格,從交易的角度就會走入“逆市而為”的可怕的處境。看到一個幣種有小跌,但上漲的大趨勢不變,就追漲殺跌。實質上小跌隻是一個小的回調,是買入的好機會。看到彙價小跌,可是我們一直在想揀到更好的價位,結果是踏空,隻能望市興歎。

如果追入,可能在小反彈時被套,看到價格已經很高了,又殺跌。你要想揀到便宜的價格,往往是這個幣種轉勢的時候,或者是技術性大回調的時候。

彙市中的一些交易者在升勢中往往不敢買,在大回調的初期就貿然搶進,結果損失慘重,這就造成了很多人在“大牛市“中賺不到錢的現實。

總而言之,這些不好的心理障礙,必須在長期的市場操作中不斷加以克服,形成良好的操作心理和習慣,才可能做到贏多輸少。

三、要善於學習和總結

正準備入市的和入市不久的彙民朋友,在交易之前,一定要對這個市場有詳細透徹的了解。看一些入門的書,熟悉一些簡單的技術指標。不要求大家掌握全部,但是一定要熟練使用必要的指標。

彙市高手除了需要對於各個幣種的經濟形勢、貨幣政策、彙率政策、國家的經濟狀況出口導向等有所了解之外,還需要耐心和信心。

多次外出講課,我發現很多人炒彙已有幾年,可每年計算起自己的收益,發現幾乎沒有獲利,總是在盈虧平衡點之間晃動。而且這是一個普遍現象。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些人總是小賺而大賠。在一波行情來臨的時候,總是賺幾個小錢就急急忙忙平倉離場。其實這個價位隻是一個中間價,彙價還有上漲空間。但是他心裏發慌,認為自己買的貨幣不塌實,總想賺一點就離場。當彙價剛剛有幾十個點的獲利空間時,他看不到彙價還有一段上漲行情,就看到這點小錢,就獲利離場了。彙價上漲,他又一次故伎重演。行情再次上漲,他又一次以更高的價位買入,而這時恰恰是彙價要轉勢的時刻。

彙價在這個時刻最大的表現一般為衝高回落,並展開了大跌的行情。大多數彙民朋友,在這種大跌時,不願麵對這樣的事實,或者認為彙價是一次小的回調行情,這樣就錯過了止損的最佳時機。於是以前幾次賺到的利潤被一次大跌全都消化光了。這就隻賺了小錢,而錯過了大行情。在大的行情中卻沒有賺到可觀的利潤,甚至賠錢。

許多人就這樣一次次地重複這樣的錯誤。中國有句古話:“吃一塹,長一智。事實上,如果很多人能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就不會幾年都在保本之間晃動。

我的經驗是:在每個月的交易之後,我總是把自己的交易記錄打印出來,認真總結,把自己每筆交易都仔細看過,回憶當時的情況。如果做對了,就在這筆交易下寫上交易漂亮的評語,然後把當時的情況寫下來。如果是錯誤的交易,就要寫得更詳細一些,把自己當時的想法,為什麼要進場交易寫下來。既然自己知道交易錯了,為什麼沒有及時止損,而偏偏在虧損幾百點後止損。當時是什麼心態,為什麼在彙價繼續下跌後反彈時沒有買入?

這樣就保留了一個別人無法給你的資料。每當遇到類似的情況時,腦海裏馬上可以回憶到上次自己犯的錯誤,以後的交易就會盡量避免犯這樣的錯誤。我時時拿出來經常回憶,溫故而知新。這樣,你慢慢對各幣種的彙價熟記在心,對這個幣種的各種變化形態也做到了心裏有數。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使自己的交易日益正確,利潤也越來越豐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