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二十幾歲就該考慮的問題,年輕時候保險,所繳納的費用要比年齡大時低得多,受益期限更長,能為今後生活和創業打下一定的經濟基礎。
薪水致富步驟2——不作無謂消費
買了保險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是學會開支。一定要清楚自己所有的開支狀況,看看把錢花在了什麼地方,了解有哪些消費是可以省下來的。把錢花在需要的地方,不作無謂的消費。
如果能有一個理財記錄更好,把這些消費記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重新檢視一下,了解一段時間內的收入和支出,也許你就會發現,有些錢根本是沒必要花的。有些東西,買了好久卻沒用武之地,閑置在家,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一旦發現這種情形,重點標明,提醒自己以後不要再犯。
理財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學會量入為出,把錢節省下來盡早將投資納入理財規劃。
薪水致富步驟3——三分之一薪水理財法
有效控製支出,不做無謂的消費,那剩下的錢又該如何支配呢?
例如一個薪水3000元的上班族,可以把三分之一,即1000元作為投資和保險支出;三分之一作為房租支出;另外的三分之一才是生活開銷。
用三分之一的薪水過日子,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可能覺得比較困難,尤其是“月光一族”不能更好地控製自己的消費欲望,這時可以在購物前列好清單,照著清單買,就不會超支。
年輕人不要悲觀,現在能拿三千,將來就可以拿三萬,把每個月省下來的薪水,做好理財規劃,你也可以鹹魚大翻身,成為百萬身價的上班族。遵循“三分之一”原則,隨著經驗的累積和職位的升遷,你能省下更多的薪水,做好適度的投資,隻要有恒心,薪水致富絕非遙不可及!
不向家裏要錢就算進步?——職場新人理財法則
二十幾歲剛剛參加工作不長時間,從拿到第一份薪水開始,你要麵對的是租房、吃飯、坐公交錢、手機費、與同學聚會,剩下那點錢可能連一件新衣服都買不了,往往熬不到月底就沒錢了。對於職場新人來說,理財就成為很重要的一個問題,能否從工作伊始就培養起良好的理財觀念和習慣,將關係到此後幾十年的工作生涯和人生路程。
不跟家裏要錢就進步了?不夠!
王豔今年碩士畢業,在一家民營企業上班,工資大概有4000元左右。她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不存錢,錢該怎麼花就怎麼花。不跟家裏要錢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她沒有任何的理財觀念,工資的主要開銷是逛街買衣服、和朋友去唱歌、泡吧。
初涉職場的新人,社會角色可能還沒有完全轉換過來。不向家裏要錢是不是就算進步呢?當然是遠遠不夠的!像王豔這樣的生活方式,沒有突發的意外情況還說的過去,如果出現意外情況,沒有資金實力解決問題,最後還得跟家裏要錢。
所以,一定要控製自己的消費,最好製訂一個儲蓄計劃,可以開通1~2個基金智能定投,把每個月的閑置資金進行基金投資,為以後的發展儲備資金。另外,還可以購買適度的意外及重大疾病人壽保險,保障意外情況下自己的生活能夠穩定持續。
沒有財務規劃?不行!
小章大學畢業後就職於一家外貿公司,每月工資大約3000元,除了日常開銷,他準備把剩下的錢用來償還助學貸款。可是打算分幾次償清,每期多少,這些具體規劃,他並沒有明確的概念。
財富增長的另一要訣,是對資金的使用有良好的規劃和管理。職場新人在打理財務的時候,應該在不同時期為自己樹立不同的財務目標。小章就需要設定一個助學貸款還款規劃,每次還款就記上一筆,定期回顧財務狀況和實施情況,可以跟蹤和改善資金的使用方式,進而也能提高管理財富的能力。
光知道存錢?不劃算!
小郝是一家圖書出版公司的編輯,工資約2500元。因為公司管吃管住,所以他決定1000元存進銀行裏,1000元錢投資股票,剩下的零花。他說:“我關注股市有一段時間了,雖說現在行情不好,但是我想選這個時候進入。就算虧了,也沒幾個錢,就當交學費了。”
財富的第一步是積累,小郝的這種做法還是值得肯定的。對於年輕人來說儲蓄是非常有必要,但隻知道存錢並不是很劃算。剛剛參加工作,收入不是很多,但聚沙成塔,除了儲蓄和正常開銷,可以每月留出一部分用做基金定投等長期投資。
光知道存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良好理財觀的養成,還需要合理的投資觀。其實,投資並不需要多大的啟動資金,但投資的心態一定要好。別想一夜暴富,也別耐不住性子。
對剛步入職場的新人們來說,理財就應該從第一份薪水開始。學著控製個人的收支平衡,進行合理的投資,了解並學習理財的相關知識,相信每個職場新人都能變成理財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