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樣的理財規劃,5年內年支出在10.7萬左右。剩餘3萬多元可以存進銀行裏做儲蓄,5年之後,按照投資報酬率4%來計算,能夠積攢18.7萬元左右。這時候可以考慮買一輛10萬元左右的私家車。
所有的理財目標錢都在5年後實現了,而且日子過得還十分滋潤。有了房子,有了車子,孩子上大學的費用也有了,老人的贍養也沒有問題。誰說年收入10萬元的家庭不能過上好日子呢?
如果你賺不到10多萬,那你可以降低你的理財目標,延長實現目標的期限,先滿足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照顧家人和購買房子汽車哪個更重要,相信每個人都分得清楚。
理財不需要多麼高深的學問,也不需要多麼專業的金融知識,量入為出,化繁為簡,照顧好自己的錢,恰當地投資就是理財。學會了理財,還怕應對不了家庭出現的危機嗎?
沒有錢,也要向百萬富翁學理財
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大多都沒有多少錢,談不上什麼富人。沒錢的人有沒錢人的活法,有錢人有有錢人的活法,在理財上,窮人和富人有什麼差別嗎?百萬富翁又是如何理財的呢?這些富人有什麼理財的訣竅嗎?下麵就來看看富翁家庭的理財方案:
真正的百萬富翁花錢不瀟灑
百萬富翁不僅能賺錢,還擁有高效理財的家庭計劃。不知道你信不信:不買新家具而把舊的翻新;選擇最便宜的電話業務;從不電視、網絡購物;修補舊鞋子;買東西用優惠券;買散裝的家庭用品。這是一個美國百萬富翁的家庭生活片段。
我們不禁會問,百萬美元還不夠花嗎?為什麼還要這樣節省?就算能省下幾個小錢,能幹什麼呀?!這樣做不過每天能節省50美分,一生又能夠節省多少?在美國,典型的富裕家庭每年在食物和家庭生活用品上的支出超過1萬美元,一個人的一生大約在40萬至60萬美元之間。如果節省一些,隻花費30萬美元,並將這些錢投資於一個理想的股票基金中,按照一般的收益率,賺到的錢將會超過50萬美元。這樣看,你會怎麼辦?你還是大手大腳地花錢嗎?
重要的不是優惠券而是從小教會孩子理財
在美國百萬富翁家裏的餐桌上你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們在報紙和廣告中尋找父母用得著的優惠券。尋找優惠券,然後教他們基本的編排技術和整理歸納的技巧,把這些優惠券放在一本按字母順序排列的文件夾裏。如果找到了,回報的不僅是一個微笑,而是一門重要的課程。
這門課程不但會培養他們對價格的敏感,還能使他們學會保護自己的錢財。處理優惠券的過程中,無形地培養了孩子處理金錢能力和組織計劃的能力。
即使這些優惠券不會省多少錢,但是,以一個“計劃指導老師”的角色和孩子一起工作,讓他們參與到家庭理財中來,對孩子的將來是有極大好處的。
榜樣的力量是十分有效的,如果你能處理好自己的財務,你的孩子也會模仿你的行為。要知道,成功人士都是那些知道並懂得怎樣進行計劃和組織的人。
對首次成本麻木對動態周期成本敏感
比如,你需要安裝一個熱水器,你是自己安裝,還是找個工人來安裝呢?
“首次成本”的意思是:你自己安裝而不請一個熟練的工人節省下來的錢。雖然能省一筆錢,但是在以後的使用過程中,因為自己缺乏經驗,很容易出錯燒壞係統,如果煤氣泄漏,還會中毒,這些問題都是因為節省首次成本產生的。而工人更有經驗,技術更好,安裝的熱水器會更加持久耐用,水熱得會更快。動態周期成本指的就是在使用過程中的運作成本,整個動態周期中的資源耗費,通俗的講就是說,壞了就得修,修還需要更多的錢。
節儉不是“事事自己動手”,雖然百萬富翁大多很節儉,但是並非普通人理解的像葛朗台那樣的吝嗇鬼。隻有當節儉使家庭的經濟效率真正得到提高時,才是真正的節儉。
百萬富翁的正確做法是:不在這些不具有經濟效益的事情上浪費時間,請熟練的工人幹活會更有經濟效率。他們更不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一台熱水器安裝維護得好,可能會用10幾年,這麼多年裏首次成本足以得到補償,百萬富翁就是這樣考慮問題的。
適當的方法等於體麵加省錢
百萬富翁鮑伊特擁有一套中等別墅和一輛普通的汽車,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購買一輛高級汽車或者是時髦的衣服,並不是他沒有能力購買,是因為這不是富翁的風格。
鮑伊特認為,對那些一旦購買了就會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初始價值的產品,是不值得花大價錢去購買的。比如你今天買了一套昂貴的衣服,那它在明天的舊貨市場上值多少錢?可能是原價的10%或者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