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大量買入黃金,認為黃金是避風港,將來一定會增值,把金子鎖在保險箱裏;有人不惜貸款,覺得房子保值效果明顯,放在那裏總不會被偷走吧;還有人喜歡收藏品,千方百計千金散盡,搜羅了一大堆瓷器字畫,還想著當傳家寶,越來越值錢。誰能想到,人算不如天算,雪災、地震這些做夢都想不到的意外會突然發生。辛苦積聚起來財富彈指間灰飛煙滅,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風險無處不在,沒人能夠完全預測到風險,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防患於未然,將風險分散,降低到最低程度。唯一的方法還是那句老話:別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別把資金都放在同一類產品或者同一個地域或者投入同一個行業。比如這次大地震,把資產放在四川,絕對會受到影響。如果你想放在福建,那就要提防台風,也許一陣大風就能把你打成落湯雞。
那有沒有保險一點的做法呢?其實,最保險的做法是:根據個人的經濟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把資產適度分散,可以選擇存款、股票、基金、債券、外彙、黃金、收藏等。但有一個原則,就是說投資領域之間的關聯度越小越好。就算收藏品被地震埋了還有基金、股票呢。把風險化整為零,你的損失才可能降到最小!
你選擇什麼樣的生活就可能擁有什麼樣的生活,你的理念決定你的人生,投資也是一樣,不能克服人性的弱點,你的投資必定失敗無疑。這麼說,不是強調唯心主義,而是強調意識對物質的影響。就拿資產配置來說,雖然多樣化的分配可以大大降低投資者承擔的風險,但各類資產的收益會相互影響,甚至相互抵消。
肯定會有人覺得不甘心,零零碎碎的能賺幾個小錢,還不如來一把大的。孤注一擲,一下子就想賺個盆滿缽盈,這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賭。殊不知,一夜暴富的人,很可能也會一下子成了窮光蛋。
告誡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不要把投資當成賭博,賭博總有押錯寶的時候。到那時,搞得自己狼狽不堪,元氣大傷,悔之晚矣!所以,我們說投資要防範“自然風險”,更要戰勝人性的弱點!
基金——投資者眼中的“大眾情人”
投資理財在不少年輕人心目中都覺得是一件很遙遠的事,生活壓力所迫,關注的外界事物就少了一些。麵對自己不熟悉的東西,人難免會有逃避的心理。在理財的時候,自己不太了解的項目,也難免會猶猶豫豫、踟躕不前。但是理財這個問題卻是誰都無法回避的,每個人幾乎每天都要麵對金錢,如果能認真處理,其實理財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那麼複雜。
談到投資,大多會說,炒股唄。全民炒股熱讓很多人為之瘋狂,看看某某賺錢了,看看某某換新房子,心裏那個癢癢,趕緊把錢取出來去炒股了,沒想到,一下就被套牢了。其實,炒股並不是投資的唯一途徑,也未必就適合所有人。
真正適合所有人的投資產品是基金。銀行儲蓄雖然更大眾,但是利潤太少,隻能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而不能實現高回報。
基金是指通過發行基金單位或基金券將投資者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交由專業的托管人和管理人進行托管、管理,運作資金,投資於股票、債券、外彙、貨幣、實業等領域,以盡可以減少風險,獲得收益,從而使資本得到增值。最後增值的部分就是投資的收益,歸持有基金的投資者所有,當然基金單位要收取一定比例管理費用。
基金是以“基金單位”為單位的,初次發行時,把基金總額劃分為若幹相同的份數,每一份就是一個基金單位。比如,一個基金是10億元,劃分成10億份,如果每人投1元錢,這就是所謂的“1元基金”了。1元錢的入市門檻是不是很低呢?所以說,基金適用於所有投資人,風險小,利潤相對也比儲蓄高。
基金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投資者可以通過基金接觸到不同的投資工具以及多個市場,不像股市那樣單一。一來可以減低單一市場引起的損失,還能學習到很多投資方法。寶貴的經驗對年輕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想成為一個聰明的投資者,如何選擇也是相當重要的。
基金定投素來就有“懶人理財”之稱,因為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很適合長期投資。現在有不少年輕人理財存在盲目性,認為基金定投隻適合那些風險承受力低的老年人,其實基金更適合還沒有建立起合理理財規劃的年輕人。基金定投不但可以分享資本市場長期發展的成果,還能平攤投資成本,分散風險。另外,購買起點較低,辦理業務的手續也很簡單。總而言之,很適合大眾投資理財。
對於準備參加或者剛剛參加基金定投的年輕人來說,為了避免操作不當造成損失,需要認真學習基金知識,多聽聽理財師的建議。雖然基金很有優勢,但世事無絕對,誰也不能保證你必定會賺錢。還要認識到,基金更不能代替儲蓄。所以,初學投資的年輕人,要學會避開對基金認識的誤區。更不能因為短時期得不到收益回報就暫停定投,或者因為收益上漲就馬上贖回基金,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