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己加以創意,設計出好的商標,付出了心血,就是一種健康的投資。但現在很多商標投資者盲目搶注,隻要是沒注冊的知名企業商標、著名商標的近似名稱、貌似時尚的名詞、地理名勝都搶個不亦樂乎,這不就是很明顯的投機行為嗎?
商標並不是都能賣到好價錢,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企業老板,你會不假思索就買動輒幾百萬價格的商標嗎?大部分企業是不能承受也不願意承受。所以,這種投資心理要不得,也許能在短期內帶來一定收益,但不利於一個創業者的長遠發展。創業不能靠投機,“沒有一番寒徹骨,哪來梅花撲鼻香”!
你要知道,創業是一個艱辛的過程,這條道路不好走,荊棘遍地,陷阱處處,隻有腳踏實地地打好基礎才能避免自己走錯路走彎路。對一個年輕的創業者來說,最重要的是不浮躁,不搞投機主義!
在創業的道路上,有很多人永遠地倒下了,有的因為累了,有的因為沒資本了,更多的因為投機主義死在了幻想裏。一個真正的創業者是沒有時間去幻想的,真正的創業者是一個實幹家,不可能是一個投機者。盡管創業很苦,但前景卻是美好的。隻有真正經曆過風雨的人,才有資格說看到彩虹!
創業投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隻有那些堅定地走下去的人才會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抱有投機心理的人最終的結局隻能是失敗!
做深做透的人,往往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讓我們聽聽一個創業失敗者的真實人生經曆,從他的人生軌跡上,也許你會發現很多創業的道理,體會到很多的人生感悟。
“我從小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本來18歲就能頂替父親到汽車修理總廠當工人,但我選擇了創業。我不想過那種一上班就知道了這一輩子也就如此的生活,先是從豆腐小作坊幹起,25年間我大概做過20多種生意,但直到現在,50多歲了,我還是一個創業者。”現在做茶葉生意的老黃看起來比同齡人蒼老得多,他說這些話的時候,充滿了悲涼。
“1983年,我開始做豆腐,雖然是個小作坊,但生意很好,本來照這個路子走下去,也許現在我也是個豆腐大王了,後來迫於父親的壓力,關門大吉了。”
“1993年,在修理廠上班,工資不夠養活孩子,我就利用周末的時候做點小生意,當時提著襪子滿街叫賣。直到有一天,我去進貨的時候聽一個商人說毛巾生意不錯,於是我就進了800條毛巾,跟著那個商人坐船到了長壽。”
老黃說,兩天的時間毛巾就賣光了,這一筆生意賺了上千元。本來,按照當時的物價水平,老黃多倒騰幾次,發家是沒什麼問題的。但幾個月後,老黃過年回家的時候,身上隻剩下2元錢了。錢到哪裏去了?錢換成了給兒子的西裝,給母親的保健品,還有和朋友的大吃大喝。
懷揣著2元錢,老黃在大街上亂走,春節的氣氛並沒有感染自己的情緒。老黃覺得還得做點什麼。“當時,我四處亂看,突然發現電線杆上貼了條廣告,說什麼成渝高速路剛開通,征集民營資本參與運營。於是,我就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貸款買了一輛汽車,辦了個運營執照,跑起了成渝兩地的客運。一年後,經過爭取改成了重慶到都江堰的集團客運。我覺得政策隨時有可能變化,風險挺大,於是就連車帶牌照一起賣了,賺了4萬多元。”
4萬多塊,還能再做點什麼呢?老黃看著這些錢,再次打起了創業的算盤。一次偶然的機會,老黃在朋友家吃飯,看到了一種越南的綠豆糕。“當時,我覺得這個綠豆糕不錯,賣吃的還挺有市場的,就約了幾個朋友一起去越南進貨。”“開始,心裏也沒底,誰想到市場反應很好,後來就大規模地進貨,這個生意一直做了8年,生意還不錯。”
誰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把他徹底打垮了。“當時把大部分家當都拿去訂貨了,因為非典,運貨的火車在回來的路上要消毒啊,綠豆糕味道全壞了,沒辦法。這樣的事,我隻能自認倒黴,能怪誰呢?”
老黃做了一輩子的生意,換了20多個行當,卻沒能成為一個富人。為什麼?這麼多年的從商經驗,難道就得不到相應的財富嗎?
最主要的原因是轉行,這也是老黃最致命的弱點!
不能在一個行業裏麵沉澱,就必然膚淺,膚淺的後果就隻能靠運氣。不斷地轉行,雖然能獲得很多機會,但同時也浪費了很多機會。創業無小事,成功很困難,創業之初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抓準一個點做深、做透!隻有做深、做透才能積累更多的資源。
當你把創業視為致富捷徑時,殊不知財富卻離你越來越遠了,也許還會把老本都賠上。創業不是輕易就能成事的,需要你付出時間,付出精力,付出金錢,想到達成功的彼岸,就必須學會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