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應對跨國公司經營中的彙率風險(2 / 3)

3.我國跨國公司管理水平和管理製度相對落後。我國很多跨國企業的管理製度還是在舊的計劃體製下形成的,與發達國家經過市場化考驗的成熟管理製度相比非常落後,亟待完善;同時也需要看到,我國政府管理部門還存在過於繁複的審批環節,存在對企業的行政幹預等,需要實現政府職能的轉變。

三、什麼是彙率風險

彙率風險,也叫外彙風險或外彙暴露風險,是指在進出口經營貿易活動以及跨境股權交易及融資等相關活動中,由於外彙彙率的不確定性,導致可能引起企業或者經營活動的淨現金價值發生變化的風險,通常指可能損失的風險。

彙率風險根據風險產生的源頭不同,通常分為交易風險、換算風險(也叫做會計風險)、經濟風險(也叫做經營風險)三個主要大類。

交易彙率風險,主要是指跨境貿易交易中,在外彙收付環節,由於外彙彙率的變動可能導致經濟主體存在價值損失的風險。交易風險主要發生在以下幾種場合:1.商品勞務進口和出口交易中的風險。2.資本輸入和輸出的風險。3.外彙銀行所持有的外彙頭寸的風險。

換算彙率風險,也叫做會計風險,主要存在於企業處理資產負債表時,由功能貨幣賬目轉化為記賬用貨幣,因該功能貨幣和記賬貨幣之間存在可能的彙率變動,從而導致企業帳麵價值可能存在損失的風險。功能貨幣指跨國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各種貨幣,記賬貨幣則通常是指該企業本國貨幣。

經濟彙率風險,也叫做經營風險,通常存在於跨國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由於沒有事先對彙率變動采取戰略性的應對措施,重大經營活動沒有足夠的彙率風險應對預案,從而由於意料之外的彙率變動產生,對企業的生產、銷售等各方麵產生重大影響,造成企業價值的損失,屬於係統性風險。

影響彙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1.國際收支平衡及外彙儲備的變化。2.相關國家的利率變動。3.本國或者交易國存在通貨膨脹。4.國際間政治局勢的重大變化。

四、跨國公司外彙風險的來源

跨國公司的經營形式決定了其必然存在彙率風險,跨國公司的經營形式包括:1.自有產品直接出口企業。2.許可證協議加工或者生產企業。3.對外特許授權經營企業。4.合同製造代加工企業。5.與國外主體合資(合作)經營。6.境外獨資經營企業。7.其他新的跨國經營形式:準一體化、國際戰略聯盟等。

跨國公司經營形式發展方式通常由單一經營開始向多樣化、專業化經營發展,形成包括經營戰略上的全球化特征和企業管理上的內部化特征。從經營形式上看,跨國公司經營不可避免涉及到資金的國際間流動和結算,必然會受到彙率的影響。

同時,跨國公司的股權結構、組織結構、融資需要也決定了存在彙率風險。

五、跨國公司彙率風險的應對方式

跨國公司經營多方麵麵臨彙率風險,尤其目前國際金融市場風雲變幻,影響貨幣和彙率的因素非常複雜,彙率變動變得難以預料,彙率風險已經成影響跨國公司利潤的重要因素。那麼如何積極應對跨國公司彙率風險呢?

短期來看,跨國企業規避彙率風險的方法措施主要包括四類:合同約定保值、選擇合適的經營決策、利用貿易融資工具或者利用金融衍生產品來規避跨國經營的彙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