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生態發展戰略的本質(1 / 3)

企業生態發展戰略的本質

商業研究

作者:唐樹玉 肖朝朝 孫國欣

【摘要】傳統的企業戰略已經無法解決企業在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複雜、動態的競爭環境裏謀求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麵對當今的經濟、環境現狀,企業必然實行生態化戰略,實現生態係統、社會係統、經濟係統的協調發展。本文從戰略原則、戰略目標、戰略指導思想、戰略要求以及戰略實現的路徑對生態發展戰略進行了詳細詮釋。

【關鍵詞】生態發展戰略生態哲學生態文化

一、生態發展戰略本質

傳統經濟學以物本經濟為其理論框架,用物質資源和商品關係來解釋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的經濟現象及其發展規律。這就決定了傳統的經濟學理論無法有效解決目前經濟發展所麵臨的生態持續惡化的實際問題。生態經濟學就是研究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經濟係統和生態係統物質循環、能量轉換、信息交流、價值增值過程的學科。通過研究生態係統和經濟活動的相互影響,探求經濟社會複合係統的生態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規律。

生態發展戰略要求把經濟發展建立在生態環境可以承受的基礎上,在保證環境可恢複的條件下,實現經濟的擴大再生產,強調的是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從本質上講,生態發展戰略就是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理念,強調的是競爭優勢的持續獲得,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是現代市場經濟的最基本要素,因此從企業角度來闡述生態發展戰略、實施生態發展戰略對整個經濟生態發展戰略的實施具有基礎性意義。

二、企業生態發展戰略的本質

企業的本質是利益相關者的契約集合體,傳統經濟學認為企業經營的目標就是實現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任何企業都會緊緊圍繞這個目標製定自己的戰略。生態發展戰略要求企業不再是單個企業,而是整個合作演化係統中的一員,企業的經營目標是自我生存和永繼發展。因此,企業戰略製定的原則、要求、以及實現路徑與傳統戰略有很大的不同。具體而言如下:

(一)企業生態發展戰略製定的原則

企業生態發展戰略的製定不再著眼於本企業或者產業,而是合作演化的企業係統,整個係統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係統成員的共同進化成為關注重點。同時,在這個係統中,企業要改變過去不計環境成本的慣性思維,積極承擔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二)企業生態化戰略的目標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企業麵對著瞬息萬變的環境很難適應,而且隨著眾多企業失敗現象的出現,如何使企業保持目前的市場地位,而且使企業在未來依然取得良好的發展勢頭,越來越成為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企業生態發展戰略目標就是,企業在追求持續發展過程中,既要考慮企業利益相關者的目標的實現,又要保持企業現有的市場地位和在未來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一貫的盈利能力,實現經濟係統、生態係統、社會係統的協調發展,保證企業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長盛不衰。

(三)企業實現生態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

不同層次的企業,其製定戰略指導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在企業規模較小時,有個能力較強的企業家就能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經營;企業規模擴大後,個人能力無法完全預測企業所麵臨的市場風險,這時,企業安全穩定、可持續的運行就得依靠行之有效的企業製度和正確的競爭戰略,雖然理論上可以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實現經濟、社會、生態係統的協調發展,但高額的社會成本,可能促使企業戰略的製定者過多的考慮企業的競爭力而不是社會責任。超大規模的,實行事業部製的企業,由於在整個經濟係統的獨特的地位,必然會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實現經濟持續發展,同時由於企業內部龐大的組織結構,僅僅靠公司製度和競爭戰略,已無法保證企業的穩定運行,戰略指導思想必須上升到哲學與文化的高度。當今生態日益惡化、市場競爭日益動態化複雜化的條件下,企業,不管規模大小,都必須改變原來競爭戰略指導思想,從哲學和文化的高度製定企業戰略,實現整個企業生態係統的共同進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