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發展模式單一,缺乏創新
前麵已經談到過我國小微企業普遍規模比較小,利潤空間不大,這些企業在經營管理和經驗等方麵還不顧成熟,由於發展比較靈活,許多企業發展逐利性很強,受市場影響很大,發展比較盲目,沒有精力集中在自己的行業深入發展,造成的結果就是缺乏核心競爭力;小微企業由於啟動資金不大,容易開工,實力小,所以大多數小微企業不願意花大成本去進行創新,缺乏長遠發展的眼光和目標,比如在浙江義烏許多小微企業僅僅隻做一些低層次的生產,產業鏈處於低端,缺乏深加工和創新意識。
(二)管理混亂,人才短缺
我國小微企業有許多都是一些小作坊式的,雖然具備了企業的結構框架,但是在日常管理中經常存在隨意性,缺乏民主,管理粗放;很明顯,這樣一些企業是很難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因為它無法為企業人才提供一些戶口和子女就學等後備問題,這是一個惡性循環,這點急需改變。
(三)外在因素的影響
外在因素除了體現在近些年勞動力和土地成本的上漲,人民幣的升值問題,內需和外需都出現不小的阻力外,在政策製度方麵,我國小微企業也麵臨著“先天”的不足,由於種種原因,我國小微企業的賦稅負擔比較重,雖然國家已經出台了一些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政策,但到2011年低,我國小微企業仍然有各種隱性的稅費名目,這對資金實力本來就不雄厚的小微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壓力,而且小微企業融資很難,國家各大金融機構和中小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融資等也是限製重重,這些“先天”不足也製約了我國小微企業的發展。
三、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表現
對於小微企業發展製約最大的莫過於資金支持,因為對於製約我國小微企業發展的其他製約因素來說,資金可以對其進行彌補。因此,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直接關係到其生存,我國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有三大表現:首先我國小微企業的貸款有很大難度,我國小微企業分布格局比較分散,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這就給我國各級金融機構的服務造成了一定困難,而且每當國家實行緊縮的金融政策時,小微企業的貸款基本無法實現,雖然近幾年各級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比例和強度在增加,但是可以順利貸款的小微企業還是少之又少;其次,我國小微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仍然比較大,小微企業為了生存,在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困難的情況下,它們不得不向民間一些融資機構貸款,雖然能獲得一定的資金來源,但是民間融資機構的利率往往比較高,這對利潤空間本來就很小的小微企業來說,無異於更加壓縮其利潤空間,另外,民間融資機構也有一定的風險,沒有合法的法律保障;第三點則表現在有價值的小微企業很難被發現。這就使得小微企業很難在金融市場中實現其價值,有少數小微企業有著獨到的市場眼光和長遠的發展規劃和目標,也擁有相當的技術實力,有著非常大發展潛力,但是由於融資等各種原因,這些小微企業很難被發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漸漸埋沒了自身。
四、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信貸模式的幾點思考
小微企業的信貸模式不同於其他大中型企業,促進我國小微企業信貸模式必須結合小微企業自身的特點,因時因地結合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進行創新,這就說明我國各級金融機構必須要對市場變化信息和小微企業變化信息敏感起來,從金融產品,金融服務,培訓教育等各個方麵著手信貸模式的開發,為我國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環境。具體來說,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
(一)明確服務對象
在小微企業所涉及的行業方麵,應該對那些訂單數量大,口碑比較好的企業給予更多的支持,使那些對農業,現代化工業和與人們生活聯係比較密切的第三產業的小微有更廣的的營銷拓展,同時通過信貸投向直引推進分支機構加大對此類客戶的信貸投放;對發現的那些有市場價值的小微企業給予更多的信貸扶持,充分開發這些企業的核心技術,幫助其擴大企業規模,完善這些小微企業的各項金融服務,從而提高它們的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麵,加大這些小微企業與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力度,比如可以開展授信業務合作和結算業務合作等,這也是一直擴展銀行經營文化理念的體現,對於小微企業和銀行都是一種雙贏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