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我國開放型經濟體係若幹問題探討(1 / 2)

關於我國開放型經濟體係若幹問題探討

國際經濟

作者:王曌黠

【摘要】黨在十八大上明確提出“必須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係”。本文從分析開放型經濟體係內涵和實質入手,闡述開放型經濟體係的特點,分析我國當前開放型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建議。

【關鍵詞】開放型經濟產業結構綠色經濟

一、開放型經濟體係內涵及實質

開放型經濟體係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十八大報告提到“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係”,報告用“多元平衡”代替十七大報告中所提到的“內外聯動”,這是對開放型經濟認識的深化,表明我們黨對於開放型經濟體係的新認識新發展。

開放型經濟體係實質上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關係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麵麵,它是在一定區域範圍內各個經濟部分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則組成的整體。這裏的“秩序”就是指相關國際和國內的法律和政策;“規則”就是本著互利互惠、開放包容、獨立自主為原則進行經濟交往。這一體係主要是由產業體係、金融體係、人才體係、服務型政府管理體係及文化體係等構成。產業體係在整個開放型經濟體係中起到了主導作用,這是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新通訊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相結合為發展方向的現代產業體係,是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金融體係是為整個體係的構建提供支撐作用,保證了開放型經濟資金的需求;人才體係為開放型經濟體係提供智力支持;建立服務型政府管理體係是開放型經濟下政府職能轉變的關鍵,為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和公平的市場環境;文化體係是在建設開放型經濟體係中不可獲取的一環,一個創新、包容、有活力的文化體係為開放型經濟體係的建設注入活力和動力,也為建設開放型經濟體係提供了所需的文化氛圍。

二、開放型經濟體係主要特點

(一)市場機製是配置資源的基礎

開放型經濟一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充分發揮市場機製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市場機製通過價格機製、供求機製、競爭機製和風險機製來達到有效配置資源的目的,這也是對於實現開放型經濟的最基本的要求。隻有發揮市場機製的作用,才能充分調動各種要素參與進來,才能真正開放市場融入交流之中,這是由外向型經濟向開放型經濟過渡的必須堅持的基本方式。

(二)健全完善的法律和政策體係

完善健全的法律和政策體係是開放型經濟一個重要的特點,也是一國參與國際競爭很好的武器,減少國際貿易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規範競爭。開放並不是毫無原則、毫無章法的開放,是在健全的法律規範和高效的政策指引下的,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整個經濟在有序健康公平的市場環境和軌道下運行。

(三)完善的金融市場體係

現代金融對於經濟發展的作用不言而喻,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一直以來我國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和完善,但也還存在不盡如人意的方麵,也存在很多問題,尤其表現在利率市場化問題上,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一個掣肘。寬鬆的宏觀金融環境是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保障。

(四)全方位的開放層次體係

對於開放型經濟體係的層次問題,主要包括一省內部、省際間、國際間的交流。開放型經濟體係,就是要打破一切阻隔,打破那種自我封閉的狀態,讓資源充分流動起來,提高分工和專業化程度。開放是有步驟有階段有原則的,尤其是在關係到國民經濟安全的相關領域要更為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