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1 / 2)

論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高教改革與發展

作者:戴春豔

摘 要: 在樹立終身教育理念、建立學習型社會的背景下,自主學習被提高到十分重要的地位。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新世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本文旨在探討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期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 自主學習 學習能力 培養方法

1.引言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西方教育家就開始倡導把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責任心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自主學習已成為語言學習中的時髦詞彙。20世紀80年代,學習自主性方麵的理論性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學習自主性已成為眾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的共識。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交往日趨頻繁,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在質量和層次上均提出更高要求。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點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提高人才素質是新世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人才培養工作的核心是學生的學習能力,未來社會競爭焦點也在於學習能力。經濟全球化、教育信息化、學習終身化等社會發展趨勢對教育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尤其是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對大學生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學生中普遍存在學生學習依賴性強,學習目標模糊,學習動力不足,應付學習、急功近利、厭學情緒突出等現象。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現大學學習創新,成為高校教育工作者麵臨的重要課題。

2.什麼是自主學習

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學習過程中的一種主動而積極自覺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個體非智力因素作用於智力活動的一種狀態顯示。它表現為學生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參與的精神與積極思考的行為。其重要特征是已具備將學習的需要內化為自動的行為或傾向,並具備與之相應的一定能力。在自主學習狀態下,學習的壓力產生於內在需求的衝動,即自我價值實現和社會責任感的驅動,而不是外在的壓迫或急功近利的行為。因此,學習的目的不是考試過關,不是應付家長和老師,而是獲取知識、技能和鍛煉培養能力。

自主學習的定義可歸結為: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自由地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並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實現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盡可能地減少對教師的依賴性和對知識的盲從性。

3.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3.1正確的自主學習觀念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

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要求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主動思考為什麼學、能否學、學什麼、如何學等問題,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大學生學習的目的不是應付考試,也不是找一份好工作,更不是為父母而學。把學習定位在自我發展的水平上,把提高自己的素質放在首位,主動有效地對個人學習進行全方位的協調,批判性地吸收所獲得的知識,形成駕馭知識的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內心強烈的求知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表現出主動積極的態度,正視學習中的困難和挫折,及時調整自己的消極心理,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大學生自主學習是與“他主學習”和“被動學習”相對立的一種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概念的提出,是對傳統教育觀念的質疑,強調受教育者改變過去的被動接受灌輸式教育成為積極主動學習,體現了學習者本身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

3.2三大能力的提高是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

3.2.1網絡時代背景對信息檢索能力提出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