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乾隆與劉墉(1 / 2)

“噫!有這回事?皇帝戴綠帽子了?”有人問。

“那他爸爸是誰?玉貴妃養了白臉嗎?”

調皮胡子:“聽是個漢人。”

長發控:“對,是乾隆的老媽偷人,而且還偷的是漢人。”

直播間各種猜測都有。

(曹磊相聲):他親爸爸姓陳,是漢族人。在康熙年間坐過中堂。

────飛舞手:“我也聽過,好象是這樣。”

端木風:“對,是江南大戶陳家。”

(曹磊相聲):事情不象你們想的那樣桃色,深宮大院,玉貴妃去哪裏找男人,更不用是漢人。其實是這樣:想當初哇,玉貴妃生了個姑娘。那年月男尊女卑呀,她怕別的妃子萬一生個兒子,立為東宮太子,她不就坐偏了嗎?可巧啊,陳中堂家裏生了個兒子,不知怎麼那麼巧,跟玉貴妃生的這個姑娘,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辰。

(曹磊相聲):玉貴妃定下了巧計,私下裏讓陳中堂把兒子抱進宮裏來看看,等看完了再抱出去,哎,結果給換了!進去的時候是兒子,出來就變成了閨女。這就是民間傳的那個“以鳳換龍”。

────“原來如此!”心舞揚道。

“隻是可憐了那個女孩,她本來是公主的命。”

“好象她後來被皇帝認為幹女兒了,也是公主了。”調皮胡子。

(曹磊相聲):乾隆登基以後哪,手下用了兩位得力的大臣。是一武一文,一滿一漢。一個是滿中堂、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九門提督——和珅。外號,蠟頭兒!

────“我知道,和珅,和中堂。”

“我知道了,另一個是紀蘭。”

“錯!另一個是劉墉,是個羅鍋。”

眾人都了起來,他們看了不少乾隆與劉墉的電影電視劇。

“和珅怎麼叫蠟頭兒?”飛舞手問。

(曹磊相聲):是這麼回事。這個和珅哪,原來是禦前待衛,打“氣死風燈”的。當時才十一二歲,個頭兒不高,大夥兒給他起了個外號,叫蠟頭兒。叫來叫去,哎,還真傳開啦。直頂和珅都坐了中堂啦,私下裏還有人管他叫蠟頭兒哪!

────“哦!原來如此。”眾人明白了。

(曹磊相聲):另一位是漢中堂、文華殿大學士,吏部官、左都禦史——劉墉。

老大還呢笑著:“劉墉我可知道,一個很有才華的人,可惜是個羅鍋兒。”

(曹磊相聲):您還真錯啦。這劉墉並非羅鍋兒,不羅鍋兒。要真是羅鍋兒也入不了閣,當不了中堂。按清朝的規矩,凡六根不全——有殘疾的人,不能當官兒。劉墉什麼官兒啊?當朝一品,文華殿大學士、漢中堂。能是羅鍋兒嗎?真要是漢中堂羅鍋兒,那滿中堂呢?缺胳膊,皇上沒鼻子,娘娘一隻眼!那就不是大清國啦,該改“殘廢院”啦!

────“哈哈哈哈哈哈哈!”

又是一波打賞飛來了,讓曹磊激動得不得了。

(曹磊相聲):那麼,為什麼都管他叫劉羅鍋兒呢?這裏邊兒有來曆。是因為皇上封他為“羅鍋兒”。封官兒有封羅鍋兒的嗎?他……這……也不是真正封的,是他跟皇上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