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
釋允禪師原本是一個手藝精湛的石匠,他為禪林寺院雕刻了幾尊佛像之後,心有所悟,皈依佛門,出家當了和尚。
出家之後,釋允一心向佛,一心一意地研讀經書,參修禪學,孜孜不倦孜孜以求了十年幾年,他由原來的普通比丘變成了德高望重的禪師。這麼多年來,他再沒碰過錘頭、鏨等石匠用具。
可是,某一天,當他走出山門到山下的城鎮參加一個大型法會時。他發現寺院和城鎮之間的哪條亙古橫流的淺水河,已變得混濁不堪,涉水過河的人們再沒有當年的清潔和喜悅,都為腳下的汙水緊蹙眉頭。他為自然環境所遭受的汙染和破壞感到寒心和憂慮,可是,作為一介僧人,他對改善環境似乎無能為力。於是,他下決心,從我做起,先在淺水河上修一排方石墩,以便過河的人們從石墩上沿著過河,不再受汙水的浸害。
回到寺院的當天,他就“重操舊業”,拿起錘頭和鏨,開山劈石,打磨一塊塊半米見方的石墩,並在石墩的顯眼處刻上“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宣傳標語。
幾天之後,那條淺水河上就排起一條實用、漂亮又起到宣傳作用的“步行橋”。
·禪林擷露·
出家人盡管講究“皈依佛門,四大皆空。”可是,真正的得道者,往往還是牽念眾生、顧及蒼穹的,總是想方設法、甚至是鞠躬盡瘁地在世間留下蔭庇後人的實實在在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