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們國家的進一步繁榮,普通大眾的腰包也日益鼓起來。如何管理自己的財產呢?是存入銀行吃利息,還是把它用於投資呢?你一定要知道,隻有運動著的錢才能生錢,而存入銀行的錢對你來說是死錢,是不會有多大收益的。所以在社會上,我們常聽說投資致富的,而很少聽說靠利息發家的。那麼,理財有道嗎?投資有招嗎?
有句話說得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想要成功理財,必須先存這份心思。如果貪圖省事,把錢存入銀行,高額利潤不會從天而降。有付出才有回報。如果你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學習一下理財,相信財富不會辜負你。那麼,該如何投資理財呢?
先要從入門開始,把心態放端正,不要指望今天學了,明天利潤就回來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巴菲特投資股票時曾說,自己希望持有股票的時間是永遠。所以,無論投資什麼領域,都要有耐心,你的觀念決定著你的行為。可以通過合理避稅增收,也可以選擇郵票、股票,而無論選擇什麼,你都必須對其絕對熟悉。不要看到別人隨便炒炒房、炒炒股,發了,就眼紅的不行,而盲目的把資金向這方麵轉移。你首先要明確的是,我懂這個嗎?
理財同樣要跟進觀念。遙想比爾·蓋茨當年,若不是獨具慧眼,開發微型計算機,又怎麼會變成後來的世界首富?你要致富,也必須從“心”開始,關注經濟變化,慢慢等待並發現那個有巨大商機的行業。也許,明天的世界首富,就是你!
膽量也是投資者不可或缺的。害怕失去的人往往無所得。在這個社會,擔的風險越大的那個人,往往也是掙得最多的。但對於風險,也不是說明知是死,還要像飛蛾撲火一樣大義凜然的投資,那就是蠻幹且有點傻了。這就要求投資者要精於算計,善於謀劃,看準利潤,把握比較大時再放手一搏。
理財也要重視日積月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很多投資者成功理財,並不是完全得自書本,而是得自於自己鮮活的人生經驗。當你在投資界摸爬滾打,甘苦遍嚐,你自然也能成為這方麵的專家。
“非物質”財富也是不可忽視的。人生並非隻有錢那麼簡單。誠信、人脈、健康以及快樂等,這些都不是錢,但這些比錢還貴重。擁有這些,我們才能去創造更多的財富。
編者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