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佛門逸事裏的人生智慧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心靈的花開,生命的蓬勃,有時就緣於一次次豁然的頓悟。而佛教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常常觸及天理物象、人心靈魂的根本問題。風塵彌漫的世界,歧途縱橫;混沌迷惘的心靈,無所適從。歲月的長河裏,生活的道路上,總有這樣那樣的人生難題,妨礙著人們的快樂和希望。
我家的街對麵就是一座清朝道光年間修建的古廟,可以說,從孩提時代我就受到了宗教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對宗教文化充滿了好奇和向往。後來長大了,讀了一些有關佛教的著述之後,開始體會到佛教的博大精深。可是,我更加欣賞和迷戀那些有關佛教的逸聞軼事,也就是那些有關佛教的哲理故事,從那些短小的甚至是隻言片語的小故事中,我常常體會出人生的大感悟大智慧,甚至找到了創造的靈感和人生的答案。
感受多了、浸洇深了就產生一種感恩戴德的戚切,而且越來越想把自己承蒙的恩惠和啟迪宏揚傳播出去。當然,我想傳播的不是直接的佛法佛理——那太淵博了,像深不可測的大海。我想展示給讀者、饋贈給讀者的隻是自己在海灘上偶爾撿到的幾枚既漂亮又蘊涵著悠悠哨音的五彩斑斕的貝殼。而這些源自佛海的貝殼,就是一篇篇淺顯易懂的有關佛教的小故事。
因此,這不是一本為了說教而寫作的理論書籍,裏麵的篇章全是娓娓道來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力避枯燥的平鋪直敘,在生動的情節和有趣的由頭上做了努力。但願這些以佛法佛理為源泉的飛珠濺露一樣零散的小故事,能在讀者的心幕上留下丁點的啟示和感悟,哪怕就像夜空裏迢遙閃爍的星光。當然,若有心慧思捷的讀者因此發現了他(她)自己的啟明星或北鬥星,是再好不過的了,這也是我寫作這些篇章的初衷和祈望。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的所有篇章,都是作者構思原創的,不是引經據典的那種。在本書付梓和修訂的過程中,裏麵的大部分篇章,已經在《讀者》、《讀者》原創版、《讀者》鄉村版、《青年文摘》、《格言》、《知音》、《思維與智慧》、以及佛教類報刊《佛學文摘》、《如是雨林》、《世間覺》、《少林寺·禪露》、《定心》、《四川佛教》、《汕頭佛教》、台灣《人間福報》、香港寶蓮寺《正信》等,還有馬來西亞的《自由日報》、俄羅斯的《莫斯科華人報》以及《亞太經濟時報》、《福建僑報》、《華人時刊》、《都市周刊》、《演講與口才》、《遼寧青年》、《百姓故事》、《東方故事》、《故事會·典藏故事》、《今古傳奇·故事版》、《報刊文摘》、《特別關注》、《語文報》、《語文周報》、《語文月刊》等報刊上廣泛傳播。《曇花一現》和《花朵靜悄悄的開放》等篇目還入選《台灣文學年鑒》、《讀者十年精華珍藏版》和《2011高考語文作文素材精選》(蘇教版)等。
《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新聞出版報》、《中華讀書報》、《新華書目報》、《中國新書》、《中國教師報》、《文彙讀書周報》、《大眾日報》、《濟南時報》、《香港文彙報》、《潤文摘》等百餘家報刊對其禪理作品予以評述或訪談。
時代在進步,思潮在奔湧。而今,在我國發展延續兩千多年的佛教,又煥發了應有的生機。就連一些當紅的影視及歌壇明星,也對佛教趨之若騖、情有獨衷。黃元申、李娜、莊文清等著名藝人相繼削發遁入空門。劉德華、曾誌偉、張國立、李連傑等人也都是帶發修行的俗家弟子(劉德華法號慧果,曾誌偉法號慧宣,張國立法號常升)。
你也想求證自己的人生和命運嗎?請叩禪問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