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衣服簡單舒適好
給寶寶買衣服是很有學問的,一方麵寶寶一直在成長,剛買的衣服,幾個月以後就小了;另一方麵同樣的衣服,有的地方便宜,有的地方貴。在給寶寶買衣服的時候,有寶寶替換的就行,不要買太多,買得太多也是一種變向的浪費。給寶寶買衣服,千萬不要去高檔的場所去買,因為那裏的衣服價格都特別的高。我們不要認為那些高檔場所的衣服,質量比去小店裏買的更有保障,其實衣服的質量是一樣的,高檔場所消費水平高,我們為什麼不能省點錢呢?
為教育不要盲目投資
寶寶才剛剛學會走路,有的父母就開始為孩子準備,不是去報藝術班,就是去報速成班,想讓自己的孩子早點成才。這種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態,我們可以理解。但是,過早的讓孩子去學那些所謂的知識和能力,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相反還有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錢花了很多,可是並沒有起到太好的效果,這是一個很尷尬的付出。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做適當的培養,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孩子。
不給寶寶買奢侈品
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我們隻要健健康康的把寶寶撫養成人就可以,沒有必要去給寶寶買許多的奢侈品。當然對奢侈品的定位,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標準。有媒體報道出,有的奢侈富商們,給孩子買一個嬰兒車就消費2萬多;買一個小撥浪鼓就消費1000元;一件小衣服也要600元。事實上,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消費理念。雖然現在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們始終不能忘記艱苦樸素的作風。居家過日子還是要勤儉持家,不能把奢侈的不良風氣傳給孩子。
買圖畫書要翻不爛的
兩歲左右的寶寶,就開始看圖畫書了。寶寶特別喜歡看圖畫書,但由於寶寶還太小,他們看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一邊看一邊玩。如果圖畫書是紙做的,在寶寶看過一兩遍之後,基本上就已經麵目全非了。爸爸媽媽在給寶寶購買圖畫書的時候,最好不要買紙質的。現在市場上有許多布書或者塑料做的書,這些書即使寶寶用力的撕扯,也不會輕易就被弄壞,可以讓寶寶反複去閱讀,這本身就是一種對有限家庭資金的節約,而且還可以讓寶寶從小就有屬於他們自己的藏書。
玩具選擇木製品
給寶寶購買玩具最好選擇木製結構的。木製材料的玩具,其原料大部分都來自於大自然,裏麵不會有化學廢棄物,有的玩具還帶有淡淡的香味。木製玩具的做工,一般都很精巧,寶寶們特別喜歡這樣的玩具。以積木為例:它可以培養寶寶從小動手的能力,讓孩子的組合意識和空間想像能力在很小的時候就開發出來。不同顏色和不同形狀的積木,可以培養寶寶的協調能力和分類管理能力。與其他玩具相比,木製玩具的價格相對比較低,能省下一筆小錢。
兒童車隻買一個
天氣漸漸暖和了,如果有一輛小的兒童車,讓孩子坐在上麵,家長推著或者自己騎著在廣場上遊戲玩耍,對孩子來說,是一段美好的記憶,對父母來說是一種快樂的生活。當孩子看到別的孩子騎著不同樣式的兒童車時,總想去試試,此時有的家長就會給孩子再買一輛,其實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孩子騎兒童車的時間段不會太長,過了那一個時間段,孩子就不再喜歡騎兒童車。市場上的兒童車都在300元以上,少買一輛兒童車,將錢用在其他方麵不是更好嗎?
日常用品關注折扣
對於寶寶日常生活常用的物品,例如,紙尿褲、床單、小毛巾等,都是要經常更換的。當要購買這一類用品的時候,可以到不同的超市、商場或者嬰兒專賣店多觀察一下。有的時候,這些寶寶日用品會有打折或者促銷的活動,如果能在活動期間購買這些用品,就會省去一筆開支。例如,在春節來臨之際,某嬰兒用品專賣店,紙尿褲打八折銷售,為什麼我們不在這個時候去購買紙尿褲呢?同樣的物品,同樣的質量,會給我們帶來不同凡響的超值消費。
零花錢不能隨心所欲
培養孩子要給他們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好的學習環境、健康的體魄,但是不能過度的溺愛,給孩子過多的零花錢就是溺愛的表現形式之一。給孩子太多的零用錢,一方麵,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生活習慣,走到哪裏都去買許多並不怎麼需要的物品;另一方麵,也會讓孩子從小養成一種奢侈的毛病。相反,如果少給孩子零用錢,他們從小就沒有隨著自己的性格,去任意地支配家中的錢,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激勵孩子的上進心,讓他們明白父母的艱辛和努力。
給孩子買份保險
人的一生可能會有許多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的。做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為其購買相應的保險,這無疑是一種負責的表現。現在的保險產品,對以後有用事的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醫保;一種是教育保險。對於給孩子上醫療保險,現在的保險公司,一般隻給3歲以上的孩子上。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為其購買一份教育保險,等孩子上大學的時候,就不用再為學費等問題操心,這豈不是一種非常好的理財方式和規劃嗎?
寶寶用品多“置換”
寶寶的一些日常用品,並不是所有的都需要去買的。例如,外麵穿的衣服。出生在上世紀80年代左右的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曆,幾件衣服姐姐穿了,再給妹妹穿,妹妹穿小了再送給同齡的其他孩子。這雖然是那個時代所特有的,但是資源的再利用是值得肯定的。現在的寶寶,都有許多用不上的物品。如果我們的用品過時,或者寶寶用不上了,不妨拿著這些物品,去和同齡的朋友或者親戚交換。一方麵,實現其本身價值的再利用;另一方麵,也可以省下一部分錢。
網上淘貨更便宜
小柳的寶寶快兩歲了,她經常從網上淘一些寶寶的玩具或者衣服什麼的。同樣的衣服,別的媽咪要花20元,而小柳卻隻花了10元。寶寶的日常用品,別的孩子有的,小柳的寶寶一樣也不少,但是她卻能少花一半的錢來維持這樣的生活,她的秘密就是從互聯網上淘便宜的用品。有一些購物網站,常常會推出限量折扣或者其他優惠措施。對於有固定規格,且金額不是太高的寶寶用品,我們都可以到網上去淘一些,除了享受送貨上門的便利之外,省錢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