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從開盤分析大盤走勢(1 / 2)

開盤是一天交易的始端,對於全天交易的通篇布局來說,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力機構往往會利用開盤做足文章,給整個交易日定下調子。在不同的交易時段包含主力不同的運作思路,投資者通過細致觀察,可以發現其中主力的身影和其行為背後的意義。

一、了解不同交易時段的現象

下麵先簡單介紹一下大盤分時圖的構成。

(1)白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的大盤指數。

(2)黃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忽略所有股票對指數的影響,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當大盤指數下跌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跌幅小於盤大的股票;反之,盤小的股票跌幅大於盤大的股票。

(3)黃色柱線:在分時圖下方,用來表示每一分鍾的成交量,單位是手(每手等於100股)。

以上證綜指為例,該指數樣本為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權數為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由於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與總股本並不一致,所以總股本較大的股票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就較大。大盤的高開或低開和權重股有較大的關係,關注一些權重股的表現有助於預測和判斷大盤的走勢。還需要關注消息麵、政策麵對大盤開盤的影響。

1.看早盤

早盤的走勢往往能為整個交易日的走勢確定基調。盤中權重股和小盤股是蹺蹺板的關係還是步調一致,都將對個股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直接確定投資人是買進還是賣出或者等待。

2.看午盤的收與開

11點30分收盤後,經過半日的交易,大盤的具體走勢和節奏都已經很明了。看收盤後消息麵是否有即時要聞和成交量多少情況,為下午開盤做準備。13點開盤後,多數情況下,大盤會延續早盤的走勢,風雲突變的狀況不太常有。這時,根據上午交易的成交量大致可以推算出全天的成交情況,用來判斷交易的活躍程度,以及哪些板塊最火熱。

3.看收盤

14點30分,臨近收盤半小時這個時間段最容易出現意料之外的變化,個股也最容易出現異常交易的狀況。

大盤的開盤和收盤這兩個時間段往往是全天交易中成交量最集中釋放的階段,可以和前幾日的成交量進行對比,是否有明顯的變化,也為自己的交易計劃做好準備和鋪墊工作。

二、趨勢性分析

分析日K線圖、周線圖、月線圖,可以判斷出較長期的股市運行趨勢圖。大的趨勢確定後,我們立足於大趨勢,來預測短期走勢或者小趨勢就顯得相對從容。

比如,確定牛市背景的2007年,上漲趨勢未被有效擊穿之前,對小趨勢的判定或者預測總是以看多為主,技術分析的參照標準也是以上漲趨勢為依托的。而2008年則全部相反,下跌趨勢裏,短期的走勢或者小趨勢則很難逃脫“熊的利爪”。

在對分時圖的日間趨勢做判斷時,長周期趨勢是判斷的必要依據之一,以及最近幾個交易日短期運行趨勢(如前一個交易日大盤是上漲還是下跌的趨勢)。同時還需參考開盤時的成交量值、領漲的板塊、消息麵、政策麵的影響等,收集以上數據來判斷是否有改變最近幾個交易日運行趨勢的因素。

三、消息麵分析

消息是證券市場的工具,用來調動和抑製市場交易者的情緒,同時對市場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在一段時間內有幾個偏多的消息,則會形成一種看漲的市場氣氛,把投資者買入的衝動調動起來;連續幾個偏空的消息,也會讓投資者因恐懼而清倉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