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膝盤坐,五心朝,周身五行之力環繞,神魂之力遍布周身,一時間,周身那屬於五極之地的五行靈光在李玄生通體綻放五行之力之時。
便是本能的纏繞過來,一絲絲五行靈光融入五行之力之中,更是融入李玄生的本體神魂之中,一縷縷那五行靈光自帶的玄妙湧入腦海。
諸般五行之屬的特性一一顯化,一縷力量誕生,五行之力迸,彼此之間不斷演化,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一道道個性迥異的五行之力相互交織在一起。
伴隨著李玄生神魂化身的不斷參悟,終於太極真意本能運轉,呈現一絲混元的意蘊,懸浮頭頂,下垂一絲絲無暇之力,籠罩化身。
五行之力則是在神魂化身的動靜之間,在周身演化著諸般異象,雙眼微閉,一道玉牒壯的虛影在眼眸深處閃爍,一絲絲造化氣息彌漫。
斡旋造化本能運轉,牽引著這方五極之地的神妙之力,徐徐的加持在神魂化身之中。
五行之力的融合,方法有千百種,但屬於每一人的隻有一種,李玄生尋找的正是那條屬於自己的道路,屬於自己的那條獨一無二的道路。
混沌分陰陽,顯乾坤,清氣升,濁氣降,萬事萬物皆有陰陽之屬,正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由地之間誕生出的五行之力亦是在其中。
金屬性主殺伐、毀滅,但若以平衡之力掌控於心,未必不是一股守護之力。
木屬性主生機、繁榮,但若以平衡之力掌控於心,未必不能化作寂滅之力。
水屬性主至善、至柔,但若以平衡之力掌控於心,未必不能夠無盡不催,水滴石穿。
火屬性主狂暴、憤怒,但若以平衡之力掌控於心,未必不能化作希望之火,文明之火。
土屬性主厚重、承載,但若以平衡之力掌控於心,未必不能化作地裂山崩之力,移山倒海之力。
慢慢的,慢慢的,在李玄生頭頂處,那一道道太極真意演化的混元之力逐漸的凝實,自從雪山城參悟而出的太極真意,也在本體緩緩的參悟中徐徐成型。
黑白分明,陰陽兩間,尾相連,相互運轉,生生不息,以太極真意融入五行之力,以五行之力包容太極真意,五行分陰陽,陰陽化五行。
隨著太極真意與五行之力的不斷交織,不斷碰撞,一絲絲五彩的力量從李玄生的神魂化身中彌散而出,並且自下而上,彙聚頭頂三尺處。
一團五彩的光團逐漸凝聚,太極真意下沉,沉浸周身,籠罩周身,時間流逝,伴隨著越來越多的五彩光芒從神魂化身中飛出。
一道五彩的華蓋徑直成型,就那般靜靜的懸浮於李玄生神魂化身頭頂,華蓋頂端呈上凸的混元,直徑不過一尺,下方垂著萬道五彩光芒,與周身的太極真意相互遙望,產生共振。
而與此同時,在五行宗火雲的那處修煉石室中,伴隨著五極之地內李玄生凝練出五行華蓋,轟然間,李玄生靜靜盤坐在石室蒲團上的肉身為之嗡鳴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