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張方火燒水豹子,周印探山察敵情
張彪急急如喪家之犬,一口氣跑進山門,回首見李英及宋兵追得很近,擔心他們殺上馬尾山,急令關上山門,吊橋懸起。隨之而入的僅有六位都督了。這幾人過了吊橋,上麵滾木礌石、弩弓藥箭、火炮俱發,南山口頓成一片火海,煙霧彌漫,未能進山口的遼兵遼將被火燒、箭射、石砸,叫苦連天。
天近黑晚,不便強攻,李英遂傳令鳴鑼收兵。宋軍吹起得勝號,敲起得勝鼓,搖動錦鳳龍旗,高唱凱歌旋。
人馬返回宋營,天已黑透。隨時,李英下令,大擺宴席,為李海首戰馬尾山得勝慶功。此話不講。
再說馬尾山,張彪急緊寫好書信派人快馬星夜送往幽州,讓他父親張方趕緊回山。
五雷祖張方這兩日身在京城卻心在營中,焦急不安,怕兒子不聽話,與宋軍交戰惹事。因平南大元帥人選,一直爭論不下,張方急道:“大宋人馬已到馬尾山前,兩個犬子年少莽撞,臣想先回山禦敵,扼住關口為要務。”金時太王侯亦擔心馬尾山有閃失,故今日一早允許張方先行離開幽州,返回馬尾山坐鎮指揮,抵擋宋軍北下。智雲太子把五雷祖張方送出南平關,叮囑道:“張元帥,你要緊守山口,萬不可出戰。十義五侯非尋常之輩,李英文武兼備,詭計多端。周印可能亦回宋營了。張元帥呀,周印小輩是占山大王出身,善於偷營劫寨,夜襲,你千萬要提防,我速召集三川六國人馬,盡快赴馬尾山增援。”臨分手,智雲又一再叮囑,千萬千萬不可輕舉妄動。
張方嘴裏道“遵命”,心裏暗想:這殿下在北國也是赫赫有名,去中原一趟竟被大宋十義五侯弟兄嚇得如此怕事!遂道:“請殿下放心,我一定等殿下人馬到達馬尾山,方出兵迎敵。”沒料想途中遇到去幽州搬兵的信使,得知兒子張龍不聽勸言,已陣亡,既難過又惱怒。
張方回到馬尾山,吩咐高搭靈棚,為兒子張龍出殯,此話不提。
單說第三日一早,五雷祖張方點起三千人馬,帶著三十六位都督和次子張彪,準備馬踏宋營,要為長子報仇雪恨。他把智雲交代的話忘得一幹二淨。號炮三聲,人馬出了南門,但見南山口還有遼兵屍體,更為惱火。暗忖,我這回要拿李海祭奠兒子,活捉李英給智雲太子看看,老夫至今沒敗給過任何人,豈能怕你們不成!
炮聲一響,早有探馬飛報宋營。李英即刻傳令放炮出兵,點起三千人馬出兵迎敵。
兩軍相距三十裏地,停止前進,形成南北戰場,東西的回合。五雷祖張方大刀一晃,一領馬“噅兒”一聲躥上軍陣,高聲喝道:“呔,昨日傷我兒的李海上陣受死,李英小輩賣國奸佞上前搭話!”
李英金槍一提,欲上陣親會張方,這時軍中一人高聲道:“李元帥,待我上陣會他!”
李英一看是先鋒官李海,遂道:“李先鋒多加小心!”
“量也無妨!”水豹子李海說著話,雙爪一擺躥上軍陣,厲聲道:“老賊,爾是何人?通名送死!爺爺正是李海!”
張方見宋營上來一人,四十歲上下,身高九尺,赤紅臉膛,環眉豹眼,大方海口,是員步下將,手提一對飛虎爪,連頭帶把八尺餘長,重達七百,看樣子此人力大無窮。遂道:“爾乃傷我兒的李海嗎?”
李海道:“正是你家先鋒爺爺!”
五雷祖張方刀一橫,道:“吾乃大遼國金時太王侯殿前稱臣,馬尾山鎮關之帥,人送外號五雷祖張方是也!”
李海高聲道:“來!我與你大戰三百回合,你不是要為你兒子報仇嗎?”
五雷祖張方刀一抖,冷言道:“李海,我今日走馬擒你別說占你便宜,你回去頂盔掛甲,我與你走上三百回合,你死了也不虧!”
李海哈哈一笑,“我無需頂盔掛甲,現立可將爾生擒活捉!”
張方亦哈哈大笑,“李海,我知道相當年你與周印磕頭拜把,是占山蟊賊露頭,頂不了盔掛不上甲,抱不住馬鞍鞽,隻能步下走上兩三回合而已。”
李海聞言,氣得哇哇直叫:“怎能欺你爺我,看我拿你!”言罷,雙爪一擺,劈頭蓋腦砸去。
張方大刀懷中一橫,朝上一迎,來個二郎擔山,磕開李海雙爪。
書中交代,論力量勁頭,他不如李海。這孩子乃采花盜柳之輩,重女色,氣短體虛,長著黃巴巴的臉。架著李海一對爪,感覺較沉,兩臂發麻,竭力磕開雙爪,反手一個泰山壓頂,欺負李海是員步下將。
李海也不含糊,爪往上迎。二人一交手,你東我西,一南一北大戰起來。隻戰了四十回合,五雷張方留神一看,不好!戰長了要吃虧,但見李海雙爪上下分開,不在馬前就在馬後,一時打人,一時擊馬。聽說昨日兒子就是被李海先傷馬後傷人的,遂心生膽怯。張方暗忖,得智取他。隨即刀似意無意留路。李海見才戰四十回合,張方有意留路,誘他上當,心說別人怕你,我不怕。當即雙爪變棍使,奔張方肋部搗來。張方一看爪到肋部,刀一拐,來個葉底偷桃,白鶴展翅,“當啷”磕開雙爪。李海道:“還有這一手。”張方答道:“你看我還有一手!”說著話,一口刀瞬間變幻成三口刀,奔李海麵門劈來。李海雙爪懷中一抱,朝天一炷香,連架帶躲,口中道:“你給我開!”壞,一架刀,李海爪走了空,張方刀猛抽回懷,雙腳一磕鐙,馬朝前躥出兩丈多遠,口中喊道:“李海,打不過你我走也!”一竄正東跑去。李海未多想,雙爪一提,就追上去了,大叫道:“老賊哪裏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