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龍寨東頭一珠百年老榕樹下,一位體格健壯,麵目英俊的青年,眉宇間此刻透出幾許愁緒。這英俊健碩青年,姓李名南龍。
李南龍退役前是軍區特種偵察大隊兵頭----尖子班班長。班長在部隊稱為兵頭將尾,說是兵頭,他在兵中最大,說是將尾,他在帶兵人裏最小。
李南龍祖籍河南省南召。陳庚兵團1948年轉戰豫西時,他爺爺李成虎參軍成了陳庚兵團13旅39團一名偵察兵。1949年1月,13旅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13軍,39團擴編為39師,李虎成被提升為39師115團特務連偵察排長。陳庚將軍率領四兵團13軍橫渡長江,解放了皖南、江西、廣東,窮追國民黨白崇禧部於廣西十萬大山,乘勢進軍滇南解放了雲南全境。自此,13軍駐紮在雲南,守衛祖國大西南邊疆前後達18年。其間,39師駐紮在雲滇西南邊境思茅地區、西雙版納地區,守衛著與越南、老撾、緬甸三國交界的漫長邊境線。1968年13軍離開雲南調防重慶前,李成虎被任命為南疆某軍分區副參謀長。一家人成了彩雲之南永久性居民。
1996年,年僅17歲的李南龍,入伍成了南新軍分區某邊防團特務連一名偵察兵。恰逢軍區特種偵察大隊來挑選兵源,李南龍出色的身體條件,他爺爺傳授給他的拳腳,特別是他身上散發出來的強悍氣流,挑選兵源的大隊長一眼就看中了他。李成龍由此成為軍區特種偵察大隊一兵。李南龍運氣好,這支特種偵察大隊的各級幹部,全都是從戰火中走出來的特種偵察兵。
中國陸軍真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始建於1984年6月底。
當年當月,我軍收複了被越軍占領的老山,越軍組織大規模反撲均被我守軍打退,是年7月12日,越軍王牌師316A向起最大規模的進攻,最丟下1200多具屍體撤退。當年中國從新華社到所有媒體都廣發了這樣一條新聞:鑒於人道主義立場,中國政府決定允許越南方麵派出非武裝人員,打國際紅十字會旗幟,到我軍前沿陣地運走越軍屍體-----
經此一役,越軍明白大部隊作戰不是中國軍隊對手,於是改變戰術,打起了所謂的特種戰爭。越軍特種戰爭以特工隊為主,對邊境中方一側實施日夜不斷的襲擾,襲擾以我軍炮兵陣地,後勤保障單位等防衛能力較差的軍事目標為重點。同時對區、鄉、鎮幹部實施綁架和暗殺,製造恐慌,威迫我邊民不敢參與到保衛邊疆的戰鬥中來。
越南特工隊,曾被美軍喻為叢林變色龍。當時,我國化了巨資從聯邦德國進口了兩部最先進的炮兵數字雷達,其中一部就部署在中越邊境(另一部部署在中蘇邊境)。越軍一支特工隊誤打誤撞摸到雷達陣地,先是往貓兒洞裏扔炸藥包和手雷,睡在貓兒洞裏守衛雷達的某部戰士以為是越軍迫擊炮襲擾,便不出洞躲避炮火。越軍特工隊往一個個貓兒洞塞完了炸藥包和手雷後,順手把這個雷達炸了。
部署在前沿的中國炮兵,1984年6、7月份,晚上都是站“班哨”,即整個炮班全部不睡覺通宵處於警戒狀態中。在越軍特工隊神出鬼沒的騷擾下,一線指戰員患上了奇怪的病--綜合疲勞症!這種病是精神長期處在高度緊張中,睡不著覺休息不好造成的。
改變中越邊境作戰我軍這一不利態勢,大部隊不行。必須以小對小,以進對進。保衛邊境安全的最好方式,就是敵人在進入國門前製止他們的行動。將越軍特工隊的作戰行動扼殺在其營房裏。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一聲令下,五個野戰軍受命各組建一支偵察大隊,隻用了十來天,五個野戰軍就完成了偵察大隊組建開到前線,3000多名特種偵察勇士,一字排開與越軍特工隊展開了血與火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