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密支那日軍招魂碑(1 / 2)

過了邊境後,吳中向全組說了一個情況,下達了一條指令。一個情況是,那位領導人離開首都往北來了;一條指令是:小組第一站密支那。

小組成員領悟能力絕對是一流,李南龍明白:這位領導人往北走,靠近中國有事能更快更直接地得到中國支援。最重要的是緬北地理環境完全不同於仰光。

李南龍記得爺爺講得最多的是那一帶山裏洞穴遍布,明洞暗洞,洞中洞,洞下有洞洞上有洞,象迷魂陣。61年勘邊作戰時,39師117團一部追敵至薩爾溫江北岸時,敵躲在高矮山洞裏,與追擊部隊打遊擊,對方冷不防給你一下,迅速隱入洞中,追擊分隊跟進洞隻聽到洞裏有人喊:共軍兄弟們,這裏邊好玩,快進來抓我們。追兵循聲而進,沒見著對方人影卻走不出來了。迷路了。在洞裏打轉轉時經常挨冷槍,吃了不少虧。

李成虎說吃了不少虧,李南龍卻明白這虧吃大了。

現在這位領導人來到緬北,讓敵方行動組措手不及。很可能敵方行動組事先對緬甸主要領導人在首都住處,作了千百次研究和熟悉,甚至從那個方向那條路那幢建築物攻擊、撤退恐怕都研究好了,經過了無數次實兵演練。現在該領導人突然往北而去,讓敵方行動組原先的方案成了廢紙,一切準備工作成了無用功。

吳中下達的指令,實際上透露了該領導人到達的具體地點,大家心照不宣。

過境十多公裏後,一行人搭車往密切支那而去。這一切都有參謀陸向陽負責。李南龍發現陸參謀能說好幾種緬甸土話。

吳副大隊長每到一地才下達第二站行程,李南龍思維總有點逆向,他把吳大隊不是一次性把行動目的地告訴小組成員,是對大家不信任,擔心一旦出事,比如成員被對方抓住經不住死亡折磨而暴露行蹤。如此說來這次緬甸之行凶險異常。李南龍甚至想到,但願吳大隊不要被對方抓住,他要是被抓住供出特種小組行動,那大家都完蛋了。

李南龍的緊張不經意在臉上反映出來,一中隊隊長黃權朝他微微一笑。黃權是一中隊隊長,李南龍是一中隊一班班長,李南龍是黃權直管的兵,黃權自然要保護不讓他出事,不然一中隊的麵子往那兒擱。

黃權說:別緊張,我估計這次出來,主要任務不是保護那位領導人安全,因為我們連形跡都不能暴露,也沒有和緬方任何人有接觸。而且憑我們幾個人,能保得了他安全嗎。他早就知道有人要弄掉他,可能與中國高層早商討確定了安全防範措施。中國一定派出了我們所不知道的安保人員,這些人才是直接參與這位領導人安全警衛工作的主力。

李南龍大惑不解地問:那麼,我們出來難道就是玩的?

黃權說當然不是,我們的任務就是顯示中國的存在,與對方暗戰中顯示一種力量,一種決心,一種國家自信。發出一種聲音,中國不是好惹的不要欺人太甚。天下沒有老大,天下事,還得大家商量著辦。

黃權的判斷正確,軍區特種偵察大隊還沒有達到負責國家領導人安保事務層次。作為中國西南方向捍衛國家安全和國家根本利益重任的方麵軍,它要顯示的是軍方對國家的一種承諾,一種責任,一種能力。

到了密支那住下後,吃過晚飯逛城市。這是熟悉環境辯識通路的代名詞。

逛街前吳中給小組成員傳遞了一條新信息,第二批後續成員共7個人將於明晨到達密支那城。新到的有一人是副中隊長,其餘六人全是班長。是偵察大隊最強悍的戰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