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後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
青陽鎮,青陽中學。肖誌成的小平房中傳出一句句稚嫩的讀書聲,打破了校園黃昏的寧靜。
“小葉子真乖,還記得這是誰寫的麼?”葉蘭一把摟過肖葉,疼愛的抱在身旁。
“記得,小姨我記得,是北宋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寫的是元宵節的盛況。嗬嗬,小姨我說的對不對啊?”肖葉用手抱著葉蘭的雙腿,身子撒嬌般的往上蹭了幾下。
不得不說,肖葉確實是聰明過人。六歲,這個別人還在地上玩泥巴的年紀,肖葉就已經能夠背完唐詩宋詞了。也許,這種早慧是上天對於肖葉可憐命運的一種補償吧。
葉蘭用手輕輕的撫過肖葉的腦袋,繼續問道:“那你還記不記得當初小姨是怎麼給你解釋最後一句的麼?”
“小姨說,當年辛棄疾在茫茫人海中苦苦追尋而不得,精疲力盡後的一次回首,卻發現他所要尋找的就在不遠的燈火闌珊處。”肖葉得意的說到。
“嗯,小葉子記得真好。後來清末國學大師王國維把人生分為三大境界,這第三境界就是‘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那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是不是就是晏殊《蝶戀花》中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和柳永《蝶戀花》中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肖葉搖晃著腦袋,大眼睛卻是一刻不停的盯著葉蘭,生怕自己說錯了。
“小葉子是怎麼知道的?”葉蘭的心中有些吃驚。自己雖然教過肖葉上麵的三首詞,但是卻從未對他說過什麼‘人生三境界’。葉蘭害怕自己說的深了反而會讓肖葉迷惑,所以肖葉會背了之後就放在一邊了,想等肖葉長大一些之後再和他說。沒想到今晚自己這麼隨意一提,肖葉卻能夠舉一反三的得出前兩句。
“小姨,我是不是說錯了?”
“沒有,小葉子說的很對,沒有說錯。”葉蘭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有些過了,反而嚇到了肖葉。
“好了,你們兩個先不要說了,過來洗手吃飯了。”
今天是元宵佳節,肖誌成特地邀請了葉蘭和她的奶奶陳英梅來自己的小平房中一起吃飯團聚一下。自從葉蘭的父母去世之後,肖誌成就把葉蘭當作了自己的親孫女。每當逢年過節什麼的都會叫葉蘭和她的奶奶來自己的小平房中過,有時肖誌成也會帶著肖葉去葉蘭奶奶家過。這一來二往的,也就像一家人那樣不再客氣了。
正因為是元宵佳節,葉蘭才會一時興起想到要考一考肖葉古詩詞中對於元宵節描寫的詩句。自從肖葉懂事之後,葉蘭便把肖葉帶在了自己的身邊,一邊上學一邊教導肖葉學習。對此,肖誌成也沒有異議,隻要對自己的孫子有好處的事情,肖誌成都是毫無保留的支持。更何況,肖誌成也知道肖葉聰明過人,待在葉蘭的身邊總比陪著自己這個老頭子要好得多。
葉蘭的父母去世之前,在縣城中買了一套房子,本來打算是等葉蘭考上高中之後一家人就搬過去的,哪知道卻出了這檔子事。後來,葉蘭考上了縣一中,葉蘭的奶奶便搬了過去和葉蘭一起住,照顧葉蘭的日常生活起居。所以,肖誌成才會放心肖葉跟著葉蘭去縣城,因為有葉蘭的奶奶陳英梅照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