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股票的基本概念(1)(1 / 3)

第一(節)股票的概念

什麼是股票?股票是一種由股份有限公司簽發的用以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它表明股票的持有者對股份公司的部分資本擁有所有權。由於股票包含有經濟利益,且可以上市流通轉讓,股票也是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的用途有三點:

(1)作為一種出資證明,當一個自然人或法人向股份有限公司參股投資時,便可獲得股票作為出資的憑據;

(2)股票的持有者可憑借股票來證明自己的股東身份,參加股份公司的股東大會,對股份公司的經營提出意見;

(3)股票持有人憑借著股票可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參加股份公司的利潤分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分紅。

在現實的經濟活動中,人們獲取股票通常有四種途徑:

(1)作為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而獲得股票,如我國許多上市公司都由國有獨資企業轉為股份製企業,原企業的部分財產就轉為股份公司的股本,相應地原有企業就成為股份公司的發起人股東。

(2)在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募集資金而發行股票時,自然人或法人出資購買的股票,這種股票通常被稱為原始股。

(3)在二級流通市場上通過出資的方式受讓他人手中持有的股票,這種股票一般稱為二手股票,這種形式也是我國股民獲取股票的最普遍形式。

(4)他人贈與或依法繼承而獲得的股票。

不論股票的持有人是通過何種途徑獲得股票,隻要他是股票的合法擁有者,就表明他是股票發行企業的股東,就享有相應的權利與義務。

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在17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由此而產生的資本短缺或不足便成為製約資本主義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籌集更多的資本,於是,出現了以股份公司形態,由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進而又將籌集資本的範圍擴展至社會,產生了以股票這種表示投資者投資入股,並按出資額的大小享受一定的權益和承擔一定的責任的有價憑證,並向社會公開發行,以吸收和集中分散在社會上的資金。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製度誕生於1602年,即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應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

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據文獻記載,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即股票交易所。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最基本的企業組織形式;股票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而股票的發行和市場交易已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經營內容,成為證券市場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節)股票的內容

股票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工具,它不但要經國家有關部門的核準才能發行,而且股票票麵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內容。在我國,股票的發行必須征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另外,股票在製作程序、記載的內容和記載方式上都必須規範化並符合有關的法律規定和公司章程的規定。一般情況下,股票上應具備以下內容:

(1)發行該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全稱,該公司成立的法律依據和登記注冊的日期、地址。

(2)發行的股票總額、股數和每股金額。

(3)股票的類別。根據股票持有人權利及義務的不同,股票可分為多種類型。目前在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及深圳證券交易所流通和轉讓的股票都是普通股票,一般都不注明類型。但如果是特別股票,在票麵上就應當標明其股票種類。

(4)股票的票麵金額及其所代表的股份數。

(5)股票的發行日期及股票編號。如果是記名股票,則要寫明股票持有者(股東)的姓名。

(6)股票發行公司的董事長或董事簽章,主管機關或核定發行登記機構的簽章。

(7)印有供轉讓股票時所用的表格。

(8)股票的發行公司認為應當載明的注意事項。

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滬深股市股票的發行和交易都借助電子計算機及高科技通訊係統進行,上市的股票已實現了無紙化,所以現在的股票僅僅隻是計算機係統內的一串符號而已。但在法律上,上市掛牌的股票都必須具備上述這些內容。在滬深股市,每股股票的麵額都已標準化,是一元人民幣,股票的發行總額為股份公司的總股本數。上市公司的其他相關信息,都將定期在中國證監會指定的信息披露刊物上刊登,如:《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