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每個總監都是極盡所能,出言獻策,但孟總似乎仍舊不是很滿意。
最後,孟總問我,“於浩,你談談你的看法。”
其實在這種場合發言,就是這樣,發言越晚,越吃虧,因為你能想到的,基本上其他人都能想到,可能你想到的主意是他們前麵發言的人的總和,但沒有用,輪到你的時候,你總不能說,我跟其他幾位總監的意見相同。
如果你這麼說了,那完了,他們隻會覺得你沒有主意。
現在,我就遇到了這種情況,我能想到的,他們都已經說過了,所以這種情況下,我要麼另辟蹊徑,發表獨樹一幟的觀點,要麼就在其他人的意見上進行補充。
我站了起來,先讚成了一下大家的觀點,我想這樣就不至於得罪其他人,“我覺得其他幾位總監都說的都很有道理,我就補充幾點,我也讚成召開發布會,但是僅僅是周邊幾個項目,公信力自然是不夠的,我覺得還要利用政府部門的關係,讓他們出麵辟謠這才是比較讓客戶信服的,其次我覺得一般這種謠言,一定不會是空穴來風,朱總,咱們現在能不能確定那邊到底會不會建變電站?”
朱賢良說道,“確認過了,應該不會。”
“如果不會的話,那我覺得一般這種消息,十有八九都是來自咱們的競品對手,是對手故意這麼做的,所以我認為召開發布會辟謠的同時,應該對這種傳言的源頭進行調查,予以警告或者反擊。”我說道。
誰料孟總聽了竟然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很好,我覺得於浩的觀點是正確的。”
這是我不願意看到的,我不想剛進來第一天就搶了其他人的風頭,如果後期還可以適當的進行表現,如果前期就搶風頭,那隻會招人恨。
果然,孟總剛說完,那些人神色間就流露出了這種神情,盡管他們掩飾的波瀾不驚,但我仍然能夠感受到。
李海則幾乎不加掩飾,他說道,“孟總,我有不同的意見。”
孟總一笑,說道,“有不同的意見很好,這說明你在思考。”
李海說道,“我覺得於總說的這兩條,聽起來似乎有理,但其實隻是紙上談兵,根本沒有可執行性。”
眾人顯然都聽出了李海話裏的火藥味,也都明白李海為何如此,那些剛被我搶了風頭的人立刻就表示讚同的點頭。
孟總說道,“你說說看,為什麼沒有可執行性?”
“首先,第一,請政府部門參加我們的發布會,這簡直是無稽之談,我們有這麼好的政府資源嗎?政府的什麼部門閑的沒事會管你這些事?以誰的名義進行發布?政府嗎?你覺得他們肯為了一個變電站的事召開發布會嗎?其次,查謠言來源,這就更不靠譜了,說的容易,怎麼查?從哪兒查?”李海說道。
完了,這家夥跟我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