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淫傷神呐!
……
曾經因為窮。
也有點懂事。
整個中學時代,李容都不曾擁有過一顆屬於自己的籃球。一直跟場蹭球打。
在漲球的最好年紀,沒有過一次專業訓練。甚至連投籃和運球都沒有好好練習過。球感天賦這種東西,會伴隨人的一生;隻要正經八百地進行一段時間的恢複訓練,你曾擁有的運球技巧,都是你的,都會回來的。
然而投籃這種東西,越簡單,越麻煩。
錯過了投籃定型的年齡,會給你帶來一輩子的影響。李容是等到進入大學後,靠著圖書閱覽室的籃球雜誌的技術科普,和充裕的時間投入。硬生生摳出了一手教科書式罰籃和標準的三威脅。之後他所有的投籃、上籃技巧,都是以這個為基礎慢慢琢磨出來的。
然而等到他球技進階,麵臨上強度的對抗、需要追求出手速度的時候。投籃不穩定的問題凸顯出來,怎麼改也改不過來。
少年時不曾擁有過一顆屬於自己的籃球,成了他的籃球世界裏的第二大遺憾。
——最遺憾的是納什一生無冠。
上課發呆的這些日子,李容一天隻做兩件事情。
另一件就是打球。
每天放學後,他就泡在離學校最近的西隴村球場。天黑了,還有路燈!每天不把身上積蓄整日的體能壓榨幹淨,絕不回家。
而且不同於曾經無人指導的瞎練。
現在的自己,就是最好的教練!
一套球操作為熱身。然後是體能訓練:沿球場邊線側跨步,兩組,一組三圈。四分之三半場衝刺,五組。半場折返跑,五組。最後練習各種下快攻路線。
然後氣喘籲籲地開始原地運球練習:體前、背後、側身、單手、雙手、交叉、胯下。組數?沒有限製!要一直運到雙手都熱了,才開始練習持球推進。
最後,投籃練習。
投籃練習的次數,量不大。
但是每一次出手,李容都會耐心地把每一個細節摳到極致——然後對著電線杆子投出去。圓柱體、鐵質的電線杆是校正投籃方向的最有效道具。不管你從哪個角度瞄準它,隻要你的弧線方向夠正、夠準,球就會沿著來的方向彈回你手裏。絕無偏差。
要是經驗老道,能夠估準相應的高點,電線杆子也能調整弧度。
李容最不缺的就是經驗。
他需要的是讓自己十四歲的身體,接受這些經驗,並且變成肌肉記憶。
最後,他可能會接受球場上的邀請,打一打三對三。或者在空下來的場地上,練習罰球。一直到他累了,才會把手裏的火車頭籃球寄放在球場邊的小賣部。然後回家。
沒錯,他買球了。
原本是想買斯伯丁的。可李容跑遍鎮上所有的體育用品店,所有的斯伯丁,都隻有價格是對的。這個時期的福建球,質量還沒上去。倒是國產的火車頭有正品。
他就買了一個。一百一,也夠用了。
投不進怪球,打不贏怨隊友。這種事情不存在於他的籃球世界裏。
……
就這樣。
半天靜若處子。半天瘋若二哈。
轉眼間。他的半截籃打板開始靠譜了。
聖誕節也過去了。
又轉眼間。球場上第一個被他晃倒的對手出現了。
而日曆,都翻到2004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