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慧眼識黑馬,見人所未見(1 / 3)

出色的操盤一定要見人之未見,行人之未行,不顧世俗之見,不隨眾人趕海,在別人不經意中,搶先騎上黑馬。

——股民箴言

1.黑馬股的三大特征

在大牛市中,黑馬滿街跑,但是烈馬難馴,很多人因為半途介入,加上馬背功夫不夠,一經震蕩就跌下馬來,等爬起來,黑馬已經跑得很遠,追都追不上。要避免這種情況,最好在黑馬剛起跑時就及時上馬。

觀察古今中外的大黑馬都有三個共同的特征:第一低起點,第二有遠景題材,第三有動力。

低起點表示股價還在底部區。例如這一次的有色金屬漲到30~40元,其起跑點都在5~7元左右。當然也有高起跑點之個股,但那是少數,絕大多數的大黑馬都是低價位啟動的。例如巴菲特黑馬石油就是買在1.6港元上下,也是屬於低的起跑點。目前滬深股市5~7元的股票還有一大堆,黑馬就躲在這低價位的股市中,隻是一般人缺乏智慧去認識而已。

第二個條件相當重要,該股必須具有遠景題材,並且遠景最好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雖然目前的每股盈餘並不突出,但是隻要背後有動人的故事題材,想介入的人就會一大堆。畢竟人在小時候是聽故事長大的,長大了也還是喜歡聽故事,最好這故事具有曲折性與爆炸性,聽起來更驚心動魄。例如天威保變在6元啟動時,就是具有非常動人的故事題材,加上無錫尚德的施正榮變成中國新首富,增加了太陽能煉金術的誘惑性,所以後來天威才能複權大漲了9倍才進入整理。

第三個條件是一定要有動力出現,才不會因等太久而失去耐心,尤其從周線上觀察,底部出了大量的個股,隔不了多久,都會爆出大行情。如果加上具備誘人的遠景題材,其爆發性就更大,在大牛市中技術選股最好多看周線,少看日線,才會發覺選黑馬股就是這麼簡單。

對以上內容融會貫通,黑馬自然就會跳出來,等你來騎。

2.四種極有可能成為黑馬的股票

征戰股市多年的老股民,在炒股實戰中摸索出經驗:以下四類股極易成為黑馬股。

(1)主流股

凡每輪真正像樣的,有一定時間、空間跨度和有力度的行情,必有領漲個股或類股。作為領漲類股或個股,必然有其題材和背景,有主力機構的介入和個人投資者的認可。因此,正確尋找和及時參與個股或類股的炒作,是股市獲利的捷徑。鑒別股票,首先要看其是否有良好的題材作背景;其次是否有與眾不同的潛質和特色;再次是否有較好的市場屬性的群眾基礎,通過投資顧問和新聞媒介的宣傳和推薦,能夠產生一呼百應的效應;最後要看成交量,看市場主力的介入程度和炒作的決心大小。

(2)績優股

上市公司的年度報表將在年中或年終集中見報,個股誰優誰劣屆時一目了然,炒業績股自然是優勝劣汰。值得關注的是,老牌績優股業績也可能風采依舊、不減當年;一些在逆境中崛起的上市公司可能創出令人意外的傲人業績,顯示出良好的成長性,這些都是業績股爆發行情的絕佳題材。因此,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發展前景、享受配股等政策傾向的影響程度等都應引起重視,可結合上市公司中期報告預先進行分析研判,從中選出投資投機兩相宜的績優好股來。

(3)強勢股

所謂強勢股,就是在下跌市道中有莊家護盤,漲得快跌得慢,常常有萬綠叢中一點紅表現的個股。這種股票在跌勢中跌幅小於大盤平均的跌幅,可當避風港;漲勢中漲幅大於大盤平均的漲幅,可謂急先鋒,一旦大勢走穩,出現像樣的反彈行情,持有這類股票贏麵更大。選擇強勢股,一是首先突破個股股價盤局、創出近期新高的個股;二是價格超過其底部10%的強勢股不輕易追漲;三是對逆勢而行的強勢股要視其成交量的變化而動,有成交量支持的強勢股可優先考慮選擇。

(4)題材股

發掘個股的題材可以從觀察分析以下幾方麵入手:

首先是個股的類別,如區域、行業、概念等不同的分類,像較活躍的金融行業股、高科技概念股等;

其次是個股的關聯性,如政策關聯、市場關聯、股性關聯等;

再次是個股的發展性,如調稅、降息影響、配股等政策傾向,上市公司自身成長性等;最後是個股的比價空間。相同行業、相同業績的個股由於市場表現不同和市場主力的介入程度不同,都會使個股股價不同,產生比價的空間,為今後行情中的價值回歸埋下伏筆,對此,投資者也可以加以留意。

3.利用行業分析尋找黑馬股

在處於成長階段的行業中,有可能尋找到黑馬股。之所以選擇處於成長階段的行業,是因為這個階段行業基礎已趨穩定,增長速度雖然不如在初創階段那麼快,但仍有擴大經營業務的潛勢。盈利每年有增加,股息正常發放,還有可能分到紅利,投資界對其懷有信心,因而股票價值穩步增高,投資者可以得到較豐厚而穩定的收益。而且這段時期較長,投資者還不會有行業被廢棄,本金蒙受損失的顧慮。一般而言,投資者不宜在行業初創階段對之投資,因為這期間行業的成敗很難預料,風險過大,投資者也不應投資在那些已走上成熟階段,生產停滯,受經濟波動影響大的行業。

選擇受經濟周期影響小的行業是出於盡量降低投資者風險這方麵考慮。我們不否認對周期型行業投資也能獲得較豐厚收益,對於在周期變動中投資,隻要投資者有能力認清周期變動中各個時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時間,確能斷定在階段間轉變的時點,則如遊泳者雖在風浪中沉浮,隻要頭腦清醒,深諳水性,耐力很好,照樣可以達到目的地。隻是,要知道這決不是一樁容易辦到的事,所以最好選擇少受周期影響的增長型行業進行投資,可以較好地滿足投資目的。

選擇行業進行投資,最重要的就是在於如何正確預測所觀察行業的未來業績。這種觀察可以從三個方麵著手:一是該行業的曆史增長狀況如何;二是其未來增長的趨勢又會怎樣;三是投資者更為關心該行業在過去的銷售和收入的增長如何,其業績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相比較,情況又怎樣?在通盤考慮了這些情況之後,投資者特別感興趣於了解該行業增長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關係。因為有的行業與國民經濟同步增長,有的行業增長則更快,這能為投資者提供最佳投資的選擇參考。

在分析具體實施前,要建立銷售指數,將某代表性基年與其他年份相比較,並用百分比來表示銷售。例如基年銷售額為2億元,2005年銷售額為2.5億元,那麼,2005年的銷售指數為1.25×100%=125%,如果將這一指數同國民生產總值相比較,則能表示出某行業增長與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相應關係,也可將銷售指數同其他國民經濟指標相比較,如國民收入指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