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兩士分天下(1 / 2)

聽到馬超這樣說,荀彧倒是點了點頭,要是這馬超真的就這麼認可了自己的計策,或許自己還真不把這樣的馬超放在心上,但是現在自己的計策竟然隻是被定為下策,便哈哈一笑道:“如今群雄畢起,坐以待斃,確實是下策。少主高見!其實現在各個諸侯,不僅僅要和鄰邦爭取更多的城池,而且幾乎每個諸侯都有更多的流寇要收拾,比如洛陽的曹操,其實直接麵對的就是黑山一帶黃巾殘餘勢力;再比如幽州公孫瓚,多年的匈奴之患,讓其頭疼不已;剛剛奪得長沙的劉備,山越一族也肆無忌憚很長時間;益州有南蠻,包括我西涼也有羌人、氐人作亂,現在擺在我軍麵前兩條路,一是參與到西涼城池的爭奪,麵對的敵人便是董軍和韓氏義軍;二是直接以武都郡為根基,挑起羌氐之怨,再來爭奪涼益!”

這才是荀彧嘛!要是真的隻是提出個什麼“守成”計策來忽悠,可能還真以為這荀彧沒什麼本事,但是現在聽來,不愧是戰略家!馬超十分滿意地點了點頭。

不過龐統聽後,這才祭出了自己的大招:“先生所言不差。隻是統有一事不明,為什麼一定要挑釁外族呢?”

荀彧本以為這鳳雛會有什麼高見,但是沒想到竟然是這種常識性的問題,帶點小傲慢的情緒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羌氐誌態,不與漢同!”

“若是天下大同,我大漢國力才會更進一步,做到真正的天下共主!”

來自未來的馬超,可是知道我大中華,自打他識字起,就知道有五十六個民族。現在聽到了這下天下大同的思想,才知道這個還是披頭散發的小龐統的腦袋裏麵,竟然有這麼先進的思想。

不過這卻招來荀彧的一陣嘲笑:“天下大同?如果國力昌盛,或許鳳雛這話,可能還有那麼點價值,但是現在的天下是誰的天下,都還說不定,你竟然在這裏大放闕詞,天下大同?”

禰衡看見這荀彧竟然有點欺負自己的三弟,自然是不服,雖然自己智商有限,但是幫親的道理還是懂的,既然談不攏,自然要給自己小龐統搖旗呐喊:“天下大同有何不可?主帥不是有二分之一的羌族血統麼?我們少主的奶奶不也是羌族人麼?”

馬騰見這個事情扯到了自己頭上,不由老臉一紅,因為這馬超可不隻是有點羌族血統,而且他的母親還是西域女子,要是這麼說的話,這馬超便是這荀彧所要排斥的外族麼?但是現在他還是保持了緘默,就算是要提出來,現在也不是時候?

馬超倒是坦蕩,畢竟在他的意識裏麵,就算自己是個羌族人,也是中華人,隻有現在這些迂腐之人,才會講究這種血統論。不過現在這戰略家荀彧是個血統論,這可不是一個好事,那麼他的所有計策都會偏向於漢族,對於其他民族的百姓來說,可能不會再他的計謀中討到半點發展的可能。

“我大漢必須是漢族人的大漢,不是其他外族的大漢!”這個時候劉辯見他們人多欺負荀彧人少,自然要表明自己的觀點。而且在皇族的劉辯,從小接受的也是這種思想,對於外族,弱的時候便來上供,強的時候便去和親。

馬超哈哈一笑:“陛下,所謂皇者,應心懷天下,要是你的心胸就隻是這大漢十三州,那麼外族就永遠是外族,漢族也隻是漢族而已。我還是再想聽聽三弟關於天下大同的說法。”

龐統見自己的大哥、二哥,都讚成自己心中的所想,十分感動。而且這個想法,其實在他幼小心靈裏麵可是紮根已久,特別是看到朝廷對待外族人的手段,並不是那麼的光明磊落。外族雖未教化,但是教化也隻是時間的問題,在這東漢大陸上,這麼多的外族,甚至聽二哥說,大漢的外麵都還有更多的民族,什麼時候才能夠,讓著天下隻有一個大漢,而無這民族紛爭?

至於為什麼一定要現在提出這個問題,主要是龐統有點擔憂,現在馬超的勢力在他的見證下一步步地強大起來,現在甚至還將先皇給弄到了手上,可以說是天時人和都有了,隻是這地利還稍微差一點,而這地利,最好的突破口就是在這天下大同之中。

龐統理了理自己的思路,然後說道:“我朝曆代,處理外族問題,最根本的思想,不外乎剛剛文若先生所說的十六字。但是陛下,你可曾想過,為什麼他們會有異心?又為什麼,我們自己的族人,都還有異心?”

馬超頷首,這算是打蛇七寸了,你不是說隻有外族才有異心麼,但是天下大亂,但是作亂的除了這些異族,更大的勢力還是自己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