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擊鼓都是在給陣前之人打氣助威的,但是沒想到這周瑜通過鼓聲傳來的命令,竟然是在叫自己回營。孫策甚至有點懷疑自己不是不是聽錯了。
但是這種錯誤,他還沒有遇見過,至少在周瑜的身上並不會出現在這種低級錯誤。
而且一直以來,這孫策就十分信服周瑜,甚至有點唯命是從的感覺。
雖然自己還想要再教訓教訓這小馬兒,但是周瑜既然已經叫自己回去了,肯定是現在又有了其他的變化,要是自己不聽軍令,被這周瑜數落的話,那就是自己的這個主帥的問題了。
而且這個孫策,每次打仗的時候都是第一個衝鋒的。
周瑜勸過他很多次,說是一個主帥怎麼能夠輕易犯險?
孫策辯駁道,要是一個主帥都不能做大身先士卒,怎麼能夠號令三軍!?
不過為了安撫周瑜的情緒,孫策也保證自己在前麵衝鋒陷陣的時候,絕對執行周瑜的軍令,給三軍做好表率!
所以孫策隻好棄了馬超,回到營中。
馬超也不追趕,隻是略有深意地看了看,孫策軍隊中羽扇綸巾的周瑜。這人確實讓人有點感到可怕。自己在這裏拖住孫策,其實也是為了讓賈詡好實行的圍攻之計。
但是現在很明顯這圍攻還沒有形成!
馬超本就想要放過這孫策,畢竟這三國的鼎立,才是亂世中的一個穩態!要是在這裏就將江東的勢力全部扼殺的話,誰又有他們這樣的實力來整合江東呢?
所以才會不停地勸說著孫策,眼見著孫策頑固,將要中了這賈詡毒計!馬超也著急啊!
沒想到這個時候,竟然會有人擊鼓回軍令!
這種命令,比鳴金收兵,要更加有效果一些。這種命令,就是那種不承認自己失敗了,但是卻願意放棄本次爭鬥的命令!
孫策肯定是不服氣的,回到陣營邊想周瑜抱怨道:“公瑾老弟,你這是在做什麼呢,我眼看就要拿下馬超了,你這麼一搞,豈不是放了這小馬兒一命?”
周瑜微笑道:“伯符兄,確實勇不可擋!就連這曾經敗過呂布的馬超,都不是你的對手!而且你先前還擊敗了曹操的大將!真是我江東兒郎的模範!”
“公瑾,不要跟我講這些虛的,我隻問,為什麼要叫我回來?”孫策雖然喜歡聽別人誇獎自己,特別是這周瑜的誇獎,更是和他人不一樣。不過現在自己可是自信滿滿地想要立下一個大功,被這麼無緣無故的叫停,還是讓人有點難以接受的。
其實這也隻是周瑜的一個感覺,畢竟對麵可是馬超、曹操、諸葛亮三方的合作,怎麼會這麼容易地讓孫策一而再地獲勝?
事出蹊蹺,必有原因。
雖然周瑜一直以來並不是以謹慎著名,或許要說道謹慎二字,甚至還趕不上對麵的諸葛亮,但是周瑜卻這眾多謀士裏麵,十分平均的一個,既能出奇謀,也能守住謹慎。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果斷地選擇了叫回孫策。
周瑜突然正色道:“主公,別人手中可是有著將近十萬地大軍在這北海郡中,你確定我們要在陣前,勝了那馬超?勝馬超容易,但是他身後那十萬雄兵,我們又該如何抵擋?而且還有諸葛亮這樣的謀士在對麵的陣營中,要說他們沒有什麼謀劃,您相信麼?”
孫策也覺得奇怪。就算如此,至少也要讓自己好好地收拾一下這不可一世的馬超啊!你也不要在他諷刺了我之後,便叫我回來啊!
這可有點冤枉周瑜了。其實他也不知道場上的情況如何,隻是見孫策已經擊敗一員將領,而且現在別人的主帥之一,也難以在孫策的手中討到什麼便宜。按照前麵的謀劃來看,這次他們主要是來給他們打招呼,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就算是現在孫策就這麼大搖大擺地收兵,對方肯定也會忌憚著孫策的勇武,並不會追趕!
現在基本上是撤軍的最佳的時候。要是玩過了,把自己給丟到坑裏麵去,那就玩脫了!
孫策隻好悶聲道:“那我們現在如何是好,直接撤軍麼?”
周瑜順杆而上,直接道:“謹遵主公將令,撤軍!”
孫策直接翻了個白眼,這周瑜什麼都好,隻是這命令下的太快,很多時候自己都還沒有弄爽,他便要見好就收了!不過現在命令已經下了,自然也不好說什麼了。
便直接在陣口,對著馬超大聲叫道:“小馬兒,下次再戰!你可要好好地修煉修煉,下次可不要再讓我贏得這麼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