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又讓龐德和張遼,組織部隊,進入到建築隊和屯田大隊裏麵,這樣一來有這些士兵們的加入,這長安城的建設,總算是走上了一條正常的道路。
而且荀彧那邊的壓力也減輕了不少。
不過,荀彧當然還是想要將長安城盡快的恢複過來。
有了長安城,弘農王劉辯的複辟才能夠更加的順利開展起來,他對這個事情十分的關注,便在西涼各地,除了武都郡,其他各個郡縣裏麵都增加了徭役。
如今的弘農王最近還是比較低調的,再得知馬超拿下了長安城,內心是狂喜的。畢竟那裏可是自己弟弟劉協稱帝的地方。竟然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裏麵被軍閥拿下。
至於將馬超稱作軍閥,劉辯一直都是這麼認為的。
關於馬超的各種信息,他總會通過各種辦法了解。現在雖然還隻是個王爺,並沒有早朝,但是劉辯依舊在著手組建自己的班底,這也是荀彧在暗中鼓搗的結果。而且這個班底的組成人員,還是十分刻意地在回避和馬超有關的一些人。
鎮守姑臧城的馬騰,是對弘農王忠誠的,依舊被劉辯和荀彧團隊排斥在外。
不過現在他基本上已經放權給了馬超,做的最多的就是兢兢業業協調好各大郡的安排,盡量能夠在荀彧的指導下,完成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的要求。
再說曹操這邊。自從甘寧用兩萬水軍從東萊郡出發,偷襲了遼東郡的大連縣,十分完美地完成了牽製公孫瓚的注意力,而且遼東太守公孫度一直都不是很讚成公孫瓚的統治,在其被袁紹進攻的時候,他基本上都是作壁上觀。但是沒想到現在竟然引火燒身,自己的郡縣也被無辜地牽扯了進來。
按照公孫度比較保守的看法,這遼東基本上算是與世隔絕的一個狀態。
但是現在甘寧從海上過來,這可是讓他完全沒有這個思想準備的。
再說了現在公孫度的手中的兵力,並不是那麼的豐厚,所以也沒有怎麼阻攔甘寧的腳步。
正是公孫度的這個消極抵抗,這才讓甘寧能夠有所作為。
而且甘寧按照馬超留下的指示,要讓其配合曹操,並且順勢拿下遼東郡。這個問題其實是比較寬泛的,但是目標是明確的。能不能夠配合曹操諸葛,其實並不是甘寧主要考慮的事情,但是拿下遼東郡確實是馬超下的死命令。
甘寧如今比較滋潤,畢竟遼東太守公孫度以為甘寧的目標是公孫瓚,而不是自己,這樣的一路放行,讓甘寧多了很多布置的機會。
甘寧的現在依舊保持著“錦帆賊”的作風,能停留下來救停留下來,不能夠停留下來,便直接快速的撤離。
而且現在甘寧的艦隊十分的靈活,這也是讓公孫瓚比較頭疼的,如果不能夠徹底解決甘寧的問題,他的正麵戰場肯定都不能夠百分之百的投入。
在缺少公孫瓚的傾情投入的情況下,袁紹基本上是一個人抗著曹操和諸葛亮的進攻。
現在問題最具體的,也就是正在遭受曹操攻擊的,便是渤海郡,這渤海郡本來就是袁紹的大本營,而且也是兵力比較集中的地段,自然反抗的十分持久。
袁紹也是沒有什麼辦法,但是幸好自己的謀士還比較多,田豐沮授之流,都還能夠給出一些比較行之有效的辦法。
不過他們也有一些分歧,田豐主和,沮授主戰。袁紹夾在中間,總是很難十分爽快的得出一個結論。不過他依舊嚐試著去做一些試探。比如願意放棄某郡的兵馬。
曹操拿著袁紹的求和信,啞然失笑道:“這袁本初,真是越活越回去了,現在隻是想交掉兵馬出來,就想把我們給打發了。”
諸葛亮看過此信之後,卻有另外一種看法:“曹公,其實對於這種書信,我覺得完全可以答應下來,現在他不是要給我們兵馬麼,那就讓他直接送過來,隻要是能夠減少他的兵力,不管是什麼樣的方式,隻要能夠達到目的就行。”
如今的諸葛亮雖然已經獲得了智聖的稱號,但是依舊年輕。在他的理念裏麵,更多思考的是怎麼勝利,至於手段和方式,更是層出不窮。他現在可以說是唯成功論者,而且在這邊曹操是給了他極大的許諾,所以他更像快速地穩固自己在北方的力量。
曹操現在都有點忌憚著小智聖了,因為這段時間相處下來,發現這個家夥完全沒有一個底線,什麼事情到他的手中,都能夠演化成計謀,如果隻是計謀也就算了,但這些計謀都往往還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