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天氣中,進行這樣的廝殺,血氣衝天,那股腥味彌散地很快。
諸葛亮其實一直都擔心事情,總算還是發生了。他並不想讓這些戰役消耗自己辛辛苦苦換來的士兵。但是亂世之中,就算是你再聰明,都避免不了這樣的事情。
要是能夠取勝,或許諸葛亮並不會這麼感覺,但是很明顯,這周瑜沒有給自己任何的機會。
周瑜現在就名聲來說,根本沒有辦法和諸葛亮相提並論。兩人都是從鹿門山上開始展露頭角。要不是勾陳和馬超相融,導致了大漢靈崩,他們可能都還會在自己的戰場上麵,積累夠了大量的名聲,還要到很多年以後才會交鋒。
但是這命運的車輪,已經毫不留情地向兩人傾軋過來。
諸葛亮和周瑜,究竟孰強孰弱?現在基本上都是在一個起跑線上,諸葛亮甚至要壓著周瑜一頭,主要是他在短時間內,成就了智聖,一個聖者的名號,還是讓周瑜感受了很大的壓力,甚是不服。
所以這才剛剛出現一點機會,周瑜便牢牢地抓住,完全不撒手!
諸葛亮心中有所忌諱,並不願自己的好幾萬大軍丟在這裏,但是周瑜確實一股破釜沉舟的態勢,來勢洶洶,現在他太需要一場勝利,來穩定軍心了。
而且周瑜也真的不願意背負那軟蛋的名號。
這一次帶兵完全是他自己的意思。剛開始孫策都是不願意的,但是周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並且告訴孫策隻有他來,才能夠真正地獲取袁術的信任。
果然袁術不僅相信了孫策,而且還大力地支持了周瑜。
這不是周瑜第一次帶兵。他的爺爺和爸爸都在廬江一代當過軍官,周瑜和紀靈一樣,是純粹的軍事家庭,但是兩人所走的路卻不是一樣的,紀靈延續著軍人的血統,但是周瑜確實十分的厭惡這種純軍人的路線,他一直都想要走智將的道路,追求羽扇綸巾,檣櫓灰飛煙滅的境界。
這一次他沒有多考慮什麼,隻是想要打開這平原縣的門戶,甚至將平原給拿下來!
他的對手從來隻有諸葛亮,他也想要真切地檢驗一下諸葛亮這個智聖的成色。
不過諸葛亮表現的很不堪,並沒有什麼高妙的計謀,雖然說表麵上看,還是血氣的很,和周瑜的部隊拚殺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並沒有堅持下來,諸葛亮開始撤退!
天還未黑,周瑜便已經占領了濟南郡的城池。
諸葛亮在第一次交鋒敗了,很徹底,沒有什麼後手,簡直就像是將這城池送給了周瑜一樣。
現在周瑜坐在城內議事廳的主位上,甚至都有點惴惴不安,生怕這諸葛亮給自己挖了個什麼坑。便讓黃蓋繼續清剿這城內的敵軍勢力。
雖然獲得了這樣的成功,但是並不是人人都買周瑜的帳!
最先跑進來鬧的,還是紀靈,身後跟著自己兩大武將雷薄和陳蘭,都是帶兵器進來的,簡直有一種,一言不合,便要和周瑜決鬥的感覺。
“周瑜,你這是什麼意思?我本來想要生擒關羽的,卻被你奪了功勞,你們揚州的兵,都是將自己的功勳建立在別人的腦袋上麵的麼?”
紀靈說的很不客氣,畢竟自己的好事兒被周瑜給攪黃了,自然想要一個說法。
周瑜心中腹黑不已,簡直就想直接下令,將這個紀靈給帶下去,軍法處置,這可是在咆哮自己的主帥,這麼大逆不道的人物,留之何用?
不過,現在紀靈的身份比較特殊,不僅僅是自己的部署,也是袁術的人,這紀靈雖然容易收拾,但是袁術那裏卻不好解釋,特別是現在這種時刻,正是自己在袁術麵前掙表現的時候,可不要因為這些事情,將雙方的關係給搞砸了。
孫策那邊還需要一些時間穩固,而且也要讓這袁術感覺到自己的誠心誠意。
便繼續在紀靈麵前裝孫子:“紀將軍,你這是在說什麼呢?我剛剛都還在理這次戰役的戰功,將軍可是位居其首,怎麼能說我把功勳建立在你的頭上呢?這一次,我們能夠擊敗這諸葛亮,完全都是將軍的功勞,我隻是在適當的時機,發起了總攻而已,難道將軍對這次的勝利不滿意麼?”
“滿意?你可知道,當時那關羽的大好頭顱就擺在我的麵前,隻要我的三尖刀輕輕一送,便能夠解決這個大麻煩,相對於取關羽的性命,這麼一場小小的勝利算的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