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四道進漢中(1 / 2)

當問題具體到馬超和張慧身上的時候,他們就沒有這麼輕鬆了。

這漢中一直以來,就是險要的地段,很少有人能夠十分輕易的拿下。

在馬超的記憶裏麵,曾經諸葛亮和薑維北伐的時候,就是從漢中打過來的,不過現在就是反了一個麵,馬超他們是要南伐,從長安殺向漢中,統一西南方向。

本來以為事情很簡單,畢竟這漢中隻是一個郡縣,馬超分析出的難點可能就是這是這張魯政教合一,所以比較難以攻打。但是當問題一個接著一個冒出來的時候,他才知道為什麼諸葛亮當初會花了後半生,都沒有北伐成功。

現在擺在馬超麵前的問題,首先便是,十萬人馬究竟怎麼進入漢中?

從長安進入漢中主要有四條道路,第一個便是商賈們最常用的故道,也叫陽關大道,也就是成語“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中的陽關大道,北起陳倉南邊的散關,南至陽平關。大路平坦,易於用兵,但喬木夾道,很容易遭到伏擊,故反為險地,並不適合用兵。

第二條呢,便是褒斜道,從長安南邊的斜穀口,也就是斜峪關口開始,南到褒穀口,在穀口有一座宏大的寺廟,叫做大鍾寺的附近,便在南鄭縣城外。途中會經過沿著褒斜二條河流,貫穿褒斜二穀。北有斜水,可通渭水以連嘉陵江。南有褒水可通漢水以聯斜水。馬超倒是有一支水軍,也就是甘寧所率領的錦帆部隊,但是現在卻不在手邊,還在遼東和公孫瓚打拉鋸戰,遠水解不了近火。

第三條道路,叫做儻駱道:北口位於周至縣西駱峪,南口位於漢中西城縣儻水河口。這條道路,是所有棧道中長安往漢中南鄭縣方向最近,也最險峻的一條古道。南口為興勢山阻礙,如果在張魯在這裏設置一部精兵,很難有所作為。駱穀水在儻城南與漢水會和,也可以用水軍突破。

第四條道路便是大名鼎鼎的子午道,北口位於子穀,在長安之南。南口為午穀,在房陵縣境內。北依秦嶺、南枕巴山,地處秦巴腹地、漢水之濱,有子午水出穀中,南入漢水,期間有緣山避水橋梁數百,為四道之中最長最難的一條路。這條道路的名氣,也隻是馬超這個穿越者知道,諸葛亮北伐的時候的,魏延曾經獻計從子午道奔襲長安,本來是一條妙計,但是有點危險,便被謹慎的諸葛亮給否定了。

現在馬超比較糾結的就是後三條路線究竟怎麼來選,反正第一條隻能用來佯攻,後麵三條的選擇才是最為重要的。按照現在張魯對這個漢中的經營,肯定是將這條道路全部給封死了的。

走褒斜道,太多的河流需要渡過,要是別人在從對岸截住部隊,就能夠輕易地將馬超的軍隊全部殺死。

走儻駱道,又有興勢山這樣的大山作為阻擋,這次帶來的大將,又有誰能夠擔任這樣的重任呢?

走子午道的話,倒是一個很好的奇謀,但是這長途奔襲,很容易被人覺察,要是在山中偷襲,便兵敗如山倒。

出了道路的險峻,還有三個要隘要去攻克,褒斜道過去,便要麵對張魯的南鄭城;從儻駱道過去,便是張衛的西城;就算是從子午道過去,也要麵對這巴人將軍們的房陵城。

張慧見馬超在點將之後,一直都沒有下達比較有效的命令,便知道肯定是在謀劃的過程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而且這段時間馬超都是自己在這大營的地圖上麵謀劃,並沒有叫自己參與。

雖然說張慧是祥瑞之首,但是畢竟是一個女孩子,馬超總覺得這打仗是男人的事情,這次為什麼選擇張慧,主要是想用她黃巾聖女的身份,震懾一下這十萬黃巾軍而已,倒沒有真將其當做謀士。

現在這分析來分析去,馬超把自己的腦袋給整方了,不過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主帥,這點經曆還是要有的,要是什麼事情都是謀士們來完成的,自己這個主帥肯定是不稱職的。

在他的記憶裏麵好像三國馬超收取漢中的時候,是十分輕鬆的一件事情,但是現在看來這個輕鬆並不適合自己。

但現在馬超明白,將手下得力的謀士全部派到別處去,是多件痛苦的事情。

而且像賈詡、龐統、禰衡這些謀士,見馬超這麼安排,其實都是欣然接受的。畢竟張慧可是祥瑞之首,他們想的是,要是主公能夠用他的王霸之氣,將這祥瑞之首給降服了的話,是一件雙贏的事情。所以便任由了這樣的事情發生,沒想到,現在竟然將這馬超給逼的這麼慘。

四條道路擺在馬超麵前,竟然難以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