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帶著沮授出了監牢。
鄴城的集市已開,熙熙攘攘的人流,將整個城市點綴的熱鬧非凡。沮授的內心五味雜陳,特別是看見這樣的景象。
百姓,對於帝王來說,猶如流水。但是流水對於任何人來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是這種東西,卻又是最難被人放在心上。就像那城頭飄揚的大王旗一樣,百姓隻是想要過安穩的日子,誰有管得了那麼多呢?
對於自己這個謀士來講,其實很多的時候,和一個平常的老百姓差不多,隻不過自己想要的更多的,所以麵對的事情更多而已。
就像對袁紹的感激,其實看穿了也沒有什麼好執著的。現在袁紹已經死了,能夠為他做的,便是保他一個全屍,已經是自己能做的所有了。
還有他的幾個兒子。
袁紹一共有三個兒子,大兒子袁譚,二兒子袁熙,三兒子袁尚。袁譚已經在軍隊中屢次立下戰功,在爭奪冀州的時候,他算是一大戰力,當然一直以為自己會是袁紹的繼承者,一直眼高於頂,並不將任何人放在眼中;袁熙,是一條血性的漢子,有勇有謀,敢作敢為,也頗有野心,一直在用自己不高明的手段和袁譚競爭著;三子袁尚並沒有什麼圈點之處,懦弱無為,但是在他的大哥和二哥中,他更加喜歡二哥,所以一直是和袁熙一起對抗大哥袁譚。
按照曆史原來的麵目,這三兄弟是要幹一仗的。不過現在還沒有成長起來,便已經家道中落至此。那後麵的事情,肯定也就沒有了。
所以馬超將他們關押起來的時候,也沒有將他們當做一回事兒。
不過沮授提出的要求,竟然是要讓這三子死灰複燃!
而且馬超已經提前打一個了他,所以他們便又有了一次機會。
馬超和沮授同乘一車,隨意地說道:“袁紹的三個兒子,我看並不和睦,公與兄卻用了自己唯一的請求,就怕這三兄弟會辜負了先生的期望。”
沮授現在倒沒有了原來的冰冷,畢竟已經選擇了馬超,自然還是有做臣子的覺悟,而且馬超的誠意,甚至還在袁紹之上,要是自己在繼續擺架子,那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了。沮授的情商很低,但是在聰明人看來,這是單純,一個單純的聰明人,可比一個精明的笨蛋可愛多了。
而且糾結來糾結去,沮授提出了這麼個要求,不僅僅是在向袁紹表達衷心,也是在向馬超說明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品。隻要是他認定的主公的,不管是在生前還是在死後,他都會盡到他力所能及的義務。
“三位公子,其實都是不錯的璞玉,隻是缺少鍛煉而已。而且一直在其父親的羽翼之下,確實養成了不少的臭毛病。但是現在沒有了羽翼,要是主公能夠給他們一些機會,肯定會讓您有所回報的。”
“我可是他們的殺父仇人,甚至他們現在身陷囹圄,都是因為我的原因,要是我將他們培養起來了,豈不是會反過來咬我幾口?”
“主公多慮了。三位公子現在已經是必死之局,現在主公卻給了他們新的機會,便是再生父母,他們豈能不知恩圖報?在這亂世中苟活,本來就有很多的不如意。當初成王更是想要將三位公子分開,讓他們各自分管一郡,期待他們能夠施展才能,各有成長。當時便被我嚴詞反駁了,三位公子雖然確實有些能力,但是還沒有達到能夠做一方諸侯的地步,其中我最看好的便是二公子袁熙,但是能力隻是過得去,並不突出,這個倒是可以治理一郡之地,不過要是給他更多的地盤,他根本受不住。大公子袁譚倒是一個不錯的武將,不過性格孤傲,要是能夠跟隨呂布將軍,或許會有一番作為。至於三公子袁尚,畢竟還年幼,做事情隻是憑自己的喜好,微臣願意帶在身邊,悉心教導,希望他能夠成才!”
馬超這下才真正地感受到了這沮授的智慧,幾乎是在一瞬間,便將袁紹的三位少爺的安排給了出來,甚至都沒有考慮自己是不是會答應。不過馬超也確實不想在這三個人的身上耗費太多的時間,他看中的沮授,而這三個少爺,隻是一些附贈。要是能夠用一下,自然是最好的,要是有所異動的話,殺了便是!
“既然先生已經有所安排了,那馬超也就隻好遵命而行。”
“微臣惶恐!”
你還惶恐,惶恐個屁!剛開始一副高冷摸樣,現在又自作主張,完全不考慮馬超的感受,幸好馬超對這沮授的三商了解的清楚,自然知道此人在什麼地方比較厲害,什麼地方比較薄弱。不然的話,沮授想要在馬超這裏出頭,可能還有點困難,並不是所有的主公都能夠擁有馬超的瞳力,能夠看到此人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