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忠義於天下(1 / 2)

“這怎麼說?”見是說諸葛亮的壞話,關羽還是來了點興趣的。

這些年,確實諸葛亮幫著他們打了不少的勝仗,當時很多次關羽都是持反對意見的,有的事情能夠做,但是有的事情卻不能夠做的。比如攻打幽州,那可是公孫瓚的地盤,當初要不是公孫瓚將他們兄弟三人收留在平原,哪兒會有他們的現在,但是諸葛亮說要打,就要打,完全不管不顧他們兄弟三人江湖是能夠的立足之本!

而且這個事情,竟然還在大哥那裏得到了支持!

現在的大哥,已經不是以前的大哥,現在的劉備為了勝利,什麼事情做不出來?

這裏麵,肯定就包括了放棄自己這個忠心耿耿的二弟!

“諸葛亮以謀取天下,確實的他有這樣的資本,他是東漢為數不多的智聖,幾乎是謀士中最頂尖的存在,但是在一個團隊中謀士太強悍,並不是什麼好事兒。謀士他隻能看到他能夠看到的東西,不過很多他忽略掉的東西,有的時候,更加的重要。比如忠義!”

馬超這番話,可是準備了好長的時間的,專門是想要說給關羽聽的,關羽能夠在後世獲得那麼的大名聲,對忠義的理解是最為透徹的。

而且他的價值觀,全部來自於《春秋》,裏麵講的便是忠義。

這便和諸葛亮有著根本上的區別,一個計謀想要達到最大的效果,特別是對於劉備這樣本來的實力就很弱的諸侯來說,他想要將諸葛亮的計謀施展出來的話,要放棄的東西,更多!

而在這些放棄的東西裏麵,就有關羽最看重的忠義!

他們想要尿在一個壺裏麵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隻要是諸葛亮當政的話,關羽都會被支開。

在馬超的記憶裏麵,不管是讓關羽在鎮守華容道,還是在荊州抵禦江東,其實都是將其排斥在最核心的決策圈之外,完全是因為關羽過不了忠義這一關!

甚至最後劉備在蜀國稱王的時候,將關羽封為了五虎將之首,都是被關羽明確的拒絕了的,要不是諸葛亮派去了高明的說客,指不定那個時候,關羽都要和蜀國鬧翻。

馬超又繼續說道:“將軍,何至於此?!現在曹操敢這麼欺負將軍,也不是像我一樣看穿了劉備集團中的所作所為麼?說句實話,我和曹操的想法是一樣的,肯定都是像要將軍加入,不過很明顯,你在曹操的心目中還沒有達到一個州的重要程度,但是你在我馬超的心目中,何止是一個州,就算是要我放棄現在所有,我都覺得,應該把將軍給救出來!我認可你的忠義,也和你一樣,覺得這天下,必須忠義之人,才能夠獲得!曹操、劉備,甚至孫策、孫權,他們都將這個事情給遺忘了,就算是他們謀略滔天,就算是他們能夠憑借這智謀獲取這天下,遲早也會拱手讓與他人,根本立不穩!”

關羽顯然被馬超給說動了,但是這種嘴皮溜的他見多了,而且現在自己成為一個廢人,自然沒有什麼好顧忌的,便直接反諷道:“馬超,你說的真好聽,要不是我知道你的所作所為,還真想相信你了!既然你認為忠義重要,為什麼也收取了大漢天下的領地,受取了曹操的封王?你這不是自相矛盾麼?難道你真以為我關某人,便是那些不長腦袋的武夫,聽你一番慷慨之言,便從了你?”

馬超又是一陣大笑:“如今天子不像天子,朝廷不像朝廷,我的忠義,是給了這個天下的黎民百姓的!他們才是這片大陸上的主人!不管是天子姓劉也好,還是姓馬也罷,隻要是能夠給這天下的百姓一口飯吃,一件衣服穿,就算是我與這天下諸侯又如何?就是不知道將軍,願不願意與馬超同往呢?”

忠義於天下!

就像是一股電流一般襲擊了關羽整個大腦。

這是他在《春秋》中讀不到的,但是卻隱隱約約能夠讀到。每一代明君,都是以民為本的。隻要是百姓能夠過得好,這天子姓什麼有什麼關係呢?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

關羽的眼淚就像是決堤之水一樣,噴湧而出!

馬超倒是慌了神了,沒想到這堂堂七尺紅臉長須大漢,竟然說哭就哭,而且還這麼不忌諱!這男兒有淚不輕彈,何況這男兒還是萬人敬仰的關羽!

“將軍,你這是為何呢?”

“要是馬公,能有這番大義,我關羽就算是舍棄了兄弟之小義,也能夠略盡綿薄之力!但是現在我隻是一個殘缺之人,拿什麼來談這忠義之事?隻能祈求馬公,不要忘卻初心,以這天下黎民百姓為重,關某在此拜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