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周瑜得人心(1 / 2)

周瑜占領了京兆之後,將犍為之殤與京兆之勝,以極快的速度傳到了揚州吳郡。

而且還將孫策之死的罪責,一人承擔下來,還十分誠懇地建議,讓孫權領了江東之主的位置,建議孫權向皇帝上書,將兩個王爵合並為一個王爵,讓孫權領吳王!

孫權現在也不小了,比馬超小三歲的樣子,一直管理江東的大後方,而且還有呂蒙這樣的祥瑞在一旁輔助,自然是如魚得水,運籌帷幄,意氣風發。再加上,孫策還在的時候,基本上全麵地放權給他的,從來沒有絲毫的猜忌。這和他們兩兄弟,向來都是伴隨孫堅出征,培養起來的感情密不可分的。而且他們早就統一了思想,一些都應以家族基業為重。所以麵對孫策的陣亡,孫權表現的尤為的冷靜。

隻是在麵對周瑜這麼誠懇的請罪書上麵,有點難以決斷。

再加上自己的嫂子大喬,一接到孫策陣亡的消息的時候,就跑過來狠狠地鬧了一番,說是周瑜害死了夫君,讓孫權為其做主!

“那畢竟是您親妹妹的夫君啊!”

孫權不知道為什麼大喬會這麼的激動,竟然發這麼大的火,怪罪自己的親妹夫?

“本來我和妹妹,都鍾情於夫君,要不是這周瑜從中作梗,小喬豈會嫁給他!我見過周瑜,在江東都說美周郎,但是我看來周瑜陰測測的麵龐,就知道此人不是什麼好東西,現在竟然還將夫君給害死了!大王,要是此仇不報,肯定會留下禍根的!”

孫權送走了大喬,連這種至親之人,都有怪罪之意,現在周瑜又擺出這樣的態勢,孫權這才剛剛手握重權,便要渡這樣的難關,還是有點具體的。

便隻好問計於呂蒙。

呂蒙不像曆史上的那個吳下阿蒙一般不學無術,而且一直在江東都比較有才名,而且跟隨孫權比較早,幾乎都是孫權的伴讀書童一般,在鹿門山上又獲得了祥瑞之名,更是勤學苦練,成就了一身本事。

“主公,其實大喬夫人,說的很有道理。婦人之言,雖然不足全信,但是能夠讓她舍棄了婦人之仁,來怪罪周瑜,這還是值得重視的。我們再來揣摩一下周瑜現在的意思,雖然他確實是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擔下來了,但是緊跟著,他也表明了自己想要扶持主公的意思。按照正常的道理來講,能夠得到周瑜的扶持,應該是我們最大的依仗。而且還是在他已經在三輔建功,緊逼長安之時!給我的感覺是,現在我們不得不任由周瑜繼續下去,甚至不能夠給予他任何懲罰,不然的話,我們的長安夢,豈不是就完全破碎了?而且荊州的大半力量,都是周瑜親手培植起來,要是我們懲罰周瑜,萬一將周瑜給逼反了,江東的所有優勢,基本上全部消失殆盡!”

孫權點點頭,正是什麼理由都站在了周瑜那邊,這才是讓他真正頭疼的地方。

“周瑜的手段高啊!本王都有點害怕!子明,你說我們該怎麼辦呢?”

“主公,我看還是讓兩位張老,過來好好參謀參謀吧。我們畢竟缺少經驗,要是做出了不符合江東利益的決斷,就算是再小的決策,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

張昭、張紘,兩人在江東基本算的上台柱子般的存在,手下的門生眾多。這些年一直幫著孫氏建立王朝,勞苦功高。

但是遇到這樣的問題,他們也不敢妄下結論。

孫策的死亡給江東帶來的衝擊肯定是十分巨大的,想要平穩地渡過這樣的難關,肯定不能夠輕易地將這樣的鍋丟給別人。

更不要說,此人還是周瑜。

他們也想過,要不然就讓周瑜手下的將領,將這個鍋給背了算了。但周瑜肯定是不同意的,這次他傳回來的書信,將所有的罪責全部給抗了下來。

意思其實已經很明顯了,要懲罰,就懲罰他,要是不懲罰的話,就誰都不要動!

這是一個十分“霸道”的求罪信!

這才是讓孫權他們真正頭疼的地方。

周瑜一直都是孫策的心腹,孫策一死,江東之外基本上就是周瑜一個人說了算。

他想要用這樣的方式來建立自己的權威。要說這周瑜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孫權,就算是再傻,還是能夠揣摩一二的。

“大王,現在我們江東發展的勢頭,確實是疾風勁草一般,現在都督又兵壓長安城外,其實就是要讓我們表一個態,他如果拿下了長安,大王會給他一個什麼樣的待遇。而且就連這個待遇,他都是暗示好了的!”張昭畢竟是年長一些,對於這些權術上的東西,看得開始比較透的。

稚嫩的孫權,還有點懵懂,便趕緊問道:“長吏大人,您不妨明說。”

“都督想要讓大王領吳王,其實就是想要讓大王擁兵自重,至少在局勢上麵和曹操劃清關係,這樣一來,我們江東的形勢其實會陷入一種十分危險的境地。但是這既然是周瑜提出來的,他的意思便是隻要大王敢這樣做,他就能夠保江東的平安。既然要他保江東的平安,那麼大大王的死,那就不能夠深究,不僅僅不能深究此事,而且還要對周瑜大大的封賞,至少要保證他在軍事上麵的絕對權威,這樣他才能夠做出他承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