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己不如求人
關鍵語:我的建議是,諸事先求己,再求人。先給自己以信心,再給別人以信任。而當己所不能,不妨求人。
這是一個分工愈來精細的世界。像鏈。你隻是其中一環。
不管你有如何出色,不管你的位置有多重要,你仍然是其中一環。你代替不了任何人。環環相扣才構成鏈的本身。我指的不僅是你的工作。
總會有你解決不好或者解決不了的事情。小到往牆上掛一幅畫,大到一場戰役的統領。這時候需要什麼?求人。
求人是合作的一種方式。求人時,你與對方結成暫時的團隊,這是雙方甚至多方能量的補充。劉備的三顧茅廬是一種求人,比爾·蓋茨最初勸說史蒂夫·鮑爾默與其合作是一種求人,你為自己的房子辦貸是一種求人,甚至,你周末去看牙醫,也是一種求人——求人並不卑下。從某些角度來說,求人構成我們的生活,從而構成我們的世界——所以有了三國的鼎立與抗衡,所以有了偉大的微軟世界,所以你住上了寬敞的房子,所以你的牙齒重新變得堅固。求人與天才無關,與智慧無關,與時代無關,與機緣無關,甚至,求人與實力無關。有關的是你的態度。
獨立是一種品質。但事實上,沒有任何人能夠完全做到真正的獨立。梭羅在瓦爾登湖畔修建出自己的木屋,蒲鬆齡在淄川西蒲村的老樹下鋪滿了草席,他們看似過起一種完全隱居的“獨立”的生活,但是,假如他們真正做到“獨立”,世界上就絕不可能出現《瓦爾登湖》和《聊齋誌異》。我們不僅在生活上做不到完全真正的獨立,思想上同樣做不到。
“求人不如求己”是對獨立的褒賞和認同,卻不是教導人們諸事隻靠自己的微薄力量;“求己不如求人”是對合作的鼓勵和肯定,卻絕非是對獨立自主完全的徹底的否定。“求己”更多表現為被動,“求人”更多表現為主動;“求己”是一種品質,“求人”則是一種智慧。
“求己”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求人”也是;“求己”是相對的,“求人”也是。我的意思是:迷信任何一種方式都是人生大忌;我的建議是,諸事先求己,再求人。先給自己以信心,再給別人以信任。而當己所不能,不妨求人。
一切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