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動態
執政與行政
行政審批製度改革
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劉玉亭在第五屆“紫光閣”論壇上對3月1日正式實施《注冊資本登記製度改革方案》以來一個月的情況進行了分析:這個月全國新設立市場主體總數是110.71萬戶,其中新設立的企業30.95萬戶,同比增長了45.8%。新增第一產業市場主體7.99萬戶,第二產業市場主體11.62萬戶,第三產業市場主體91.10萬戶。3月份新設立企業大部分是私營企業,共29.18萬戶,占到新企業總量的94.28%,數量同比增長了57.6%。浙江省這一個月為新設立公司節約驗資費用大約5000多萬。他還談到,3月1日起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係統正式上線運行,通過互聯網可查詢任何一個市場主體的基本登記信息、資質許可和信用信息,是否受到行政處罰等。還可用手機掃描營業執照“二維碼”查看任何一個市場主體的注冊信息。同時,要加快推進工商注冊全程電子化和電子營業執照。
國務院審改辦公開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彙總清單。此次公開的彙總清單涵蓋了60個有行政審批事項的國務院部門,各部門目前正在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共1235項。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公開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等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國務院各部門分別在本部門門戶網站公開正在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後,由國務院審改辦公布彙總清單。公開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是中央政府加快權力清單公布,大力推進職能轉變的重要舉措。
醫藥衛生體製改革
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發布《關於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明確,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各地要對轄區內醫療機構進行梳理。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根據審批權限於2014年6月底前向社會發布轄區內公立醫療機構名錄,並依據公立醫療機構開業、更名、停業等變化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名錄之外所有醫療機構均為非公立醫療機構,其提供的所有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各地要督促落實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的相關政策,不得以任何方式對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進行不當幹預。《通知》還就規範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行為、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提供形式多樣的醫療服務、建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非公立醫療機構的談判機製等作出了規定。
文化體製改革
國辦發布《關於印發文化體製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製為企業和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通知》包括《文化體製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製為企業的規定》和《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規定》兩個文件,主要涉及財政稅收、投資融資、資產管理、土地處置、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人員安置、工商管理等多方麵支持政策。
財稅體製改革
財政部通知要求進一步細化地方政府預決算公開內容。通知要求進一步細化地方政府預決算,全部細化到支出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專項轉移支付預決算細化到具體項目。擴大地方部門預決算公開範圍,除涉密部門外,地方所有使用財政撥款的部門均應公開本部門預決算。同時,加大“三公”經費公開力度,細化公開內容,所有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詳細公開,“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費”公開細化為“公務用車購置費”和“公務用車運行費”。公開應當以政府或部門門戶網站等為主要形式,保持長期公開狀態。同時,要在同級政府或財政部門門戶網站上設立預決算公開專欄,彙總集中公開政府預決算、部門預決算及“三公”經費預決算等內容,方便查詢監督。
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體製機製建設
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務部啟動整合中小企業專項資金。此次歸並整合的中小企業專項轉移支付資金主要涉及兩大類,一類是中小企業專項資金,一類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專項資金,每一類下麵又包括多個專項資金。此次四部門除整合歸並多個中小企業專項資金,還對整合後的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如何更好發揮作用作了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