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悠悠,船悠悠(1 / 2)

河悠悠,船悠悠

一條悠悠東去的小溪將椰山村與聚居菜農的檳花村隔開。這溪就兩岸各取一個字,叫椰花溪。

小鎮上營業所的老王被抽調去搞“社教”,就住在檳花村蹲點。在小村這岸,舉目可望見溪對岸田畦裏碧綠飄香的菜園,還依稀可辨掩映在椰樹檳林裏人家的高高矮矮的房舍。然而,偌大寬闊的溪麵,都沒見一隻小船。每逢集日,菜農挑菜運菜往返鎮村之間,總要繞著逶迤曲折的溪岸,深一腳淺一腳走很遠很遠的路……

老王夾雜在趕集的菜農之中,每每走在溪岸上,總希望溪麵上出現一隻渡船。果然,有一天下晌斜陽時分,他在鎮上開完會,趕到溪岸,發現小溪裏搖著一隻半新的小船,但小船已離岸,快到溪心了。他隻好又獨自地繞著溪岸走。

搖船的是椰山村椰子菜戶主張老三。小船是他東湊西集花去四仟元買的。小船每個集日上下晌兩趟運菜到鎮上賣。閑船時又能裝客人往返過溪,還定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客不滿座船不開,每人收費五角,價錢略嫌貴,時不時有人嘀咕幾句,但還是去坐,幾回回也難得見船上空座。

老王不知是什麼時候起也坐上了張老三的小船,反正,有了小船就不再走彎路,每周他也不至於呆到周末才回鎮上。一回,他直直地向張老三打趣:“有了船,生意做得好嗎?”張老三感慨地搖搖頭,說:“眼下,地裏的菜都熟透了,有些開過花,就開始腐爛了,光靠我一隻船也不是辦法呀……”他說時瞧了老王一眼。“那你們為何不申請貸款架座橋?”

“都申請許多年了,據說是鎮上營業所沒什麼指標,又有人說要靠縣銀行去追加……橋字念得生繭了,連個影也不見!不過,‘社教’進村了,還有個銀行的,我們倒想試試!”張老三用毛巾抹了抹額上的虛汗,兩眼亮亮的。

“好,我就幫你們說說。”老王衝著張老三的興,點著頭說,像是很有把握的。

“真的,太謝謝你了……”張老三又端詳了老王一眼,咧開缺了門牙的嘴,樂了,“你就是銀行的,拜托你了……”爾後,便成一家子般聊了起來,仿似橋已架起來了。

船穩穩地靠了岸。老王掏錢,張老三不肯接,互讓了一番,老王執意一塞,扭頭便走,身後人聽得張老三甩下話:“這個老王……”

打那以後,張老三逢著老王要過船,就改了那個規矩,客不滿也開船。時而,老王一人過溪也開……縱然老王幾回回都推說不忙,張老三就說:“也好,先上船歇歇……”但老王一上船,他就開始搖槳了……老王知道張老三感謝他圖報他。他領情了,頻頻向鎮上“社教”隊提意見,親自跑了好幾趟到縣財政局去請示,還拎著兩條“555”香煙,找縣行行長去,請求給營業所追加指標,一心想在闊大的溪麵上,築起一道嶄新的石橋。

張老三天天搖船擺渡,老王天天去磨嘴乞錢。轉眼之間,為期三月的社教隊蹲點日子快結束了。結果是老王的奔走毫無頭緒,張老三的小船一天天變舊了。

“真不好意思,沒能夠……要不,我再聯係看能否多買隻新船……”老王在一個黃昏上船時,歉意地說。但立刻被張老三硬硬地搶斷了:“沒什麼,沒什麼,我本來就不抱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