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見兩派爭執已到白熱化階段,便威嚴的出聲製止:“好了!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體統,都給朕住嘴!”
上官離見皇上開口了,便立即躬身上前,:“陛下,尹華不尊君命擅自出征此其罪一,擅自殺害陛下親派的監軍,不顧皇室威嚴此其罪二,光這兩條罪狀足以定尹華死罪,望陛下即刻下旨令尹華卸甲歸朝,聽候發落,以正朝綱!”
九門提督李潤上前道:“陛下,行軍在外,軍情瞬息萬變,故主將有臨時決策權,尹將軍抓住戰機奮勇反擊豈能被人構陷為不尊聖命,上官敖勾結南楚害我大宣數萬將士屈死於葫蘆口,若此賊不殺何以平在外征戰的將士之心,若因此給尹將軍定罪豈不寒了三軍將士之心!”
上官離喝道:“李潤!你這是威脅皇上嗎?”
宣帝臉色一寒,眼神微不可見的深邃了些,喝道:“住嘴!上官敖陣前出賣軍機,證據確鑿,其罪本應誅殺九族!念其為皇親,且已為此付出代價,故免九族之罪,但其父上官絕家教有失,貶為庶民,其子孫三代不得在朝為官!”
上官離一聽立馬上前意欲為哥哥一家求情,:“陛下!臣兄多年來······”
皇帝立馬擺手打斷上官離的求情,“好了,上官卿家休要多言,朕並未牽連其族人已是法外開恩,上官離此次犯下如此重罪,你也其罪難恕!”
上官離一聽立馬伏地請罪,而九門提督等人見皇上降罪於上官家,便不再爭吵,恭敬地立於一旁聽候聖命。宣帝見該有的效果已經達到,便接著道:“眾卿皆為國之棟梁,這大宣天下未平,百姓未安,正是需要眾卿攜手並進的時候,而你們呢?你們都做了些什麼?拉幫結派,互相攻擊!如此下去豈是百姓之福,豈是社稷之福啊!”說到此處,百官全部羞慚跪地,山呼“陛下!”尉遲明若不是之前早知自家這位陛下的計謀和冷血,恐怕此刻也會如眾人般被皇帝陛下聲情並茂的演講羞得慚愧的抬不起頭吧。
宣帝見眾臣如此情態便知自己想要的效果達到了,便軟下語氣道:“朕讀史書,常感歎於前朝的將相和的故事,朕希望我們大宣也能再出一出將相和!眾卿可願放下芥蒂,共平外患?”
不管真心與否,皇帝的話剛落百官便山呼:“臣等慚愧!臣等願意!”
皇帝這才滿意的點點頭,雖然他的內心也清楚下麵跪著的眾人沒有幾個是真心,但是這場戲他必須得唱下去,於是他又換上激動和夾雜感動的語氣道:”有眾卿這句話朕就放心了。好!尹將軍如今孤軍在外為大宣奮戰,我們豈能坐在這幹看著?對於未朝廷浴血奮戰之人,朝廷不會讓他們孤軍奮戰!上官離何在?”
”臣在!“
”你辦事朕放心,朕就命你全權負責尹家軍將士的後勤補給,願你能真正聽進朕說的話,放下芥蒂,讓前線將士們無後顧之憂!“
上官離微眯雙眼,心下了然,立馬躬身且真誠的應下差事。散朝路上,九門提督李潤都統劉洋和尉遲明結伴而行,”尉遲兄,你對皇上對上官家的處置怎麼看。“
尉遲明眉頭一皺,心下憤然:”陛下這明顯是避重就輕,打一巴掌揉三揉,這哪裏為屈死的將士出氣了?“
劉洋也歎道:”是呀,尤其是陛下竟然讓上官離負責南征大軍的後勤!這其中厲害就算我不說你們也都明白!陛下這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們幾位早已不是隻知行軍打仗的武夫,這些年的朝堂生涯讓他們能敏銳的嗅到上位者的言外之意。可是就算心寒又如何?他們還能舍了身家反了不成?
尉遲明道:“陛下恐怕對尹將軍到底是生了嫌隙啊,尹將軍的後續補給上官離必定會想方設法的拖欠,這還得我們在京的兄弟們看著些,盡量不要讓在前線拚命的兄弟們餓肚子!”
“尉遲兄放心,我們都是刀林箭雨裏拚出來的功名,弟兄們都是拿命在拚,絕不許這些拿弟兄們命不當命的酸腐文人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