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己沒什麼遠大誌向,但師傅既然一心以為自己是應夢之人,要自己匡扶天下,那麼為了報答師傅的恩情,道夕也別無選擇,隻能答應。

回想起當年延壽所提及的佛祖托夢,其中言及天下為趙宋一統,但其中會有一劫數,可能擾亂了正常的曆史走向,而自己就是應劫而生之人。延壽這番話說得模模糊糊,劫數指的是什麼?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而自己又在其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道夕想了半天,還是想不明白。便拿出那木魚,隨手敲了一下,這一敲,居然沒有任何聲音。

“不會是壞了吧?”道夕拿起木魚仔細看了一遍,並無損壞之處,於是又用力敲了一下,還是沒有任何聲音。

這普通的木魚甚是奇怪,無論道夕用多大氣力,都敲不出聲響。道夕尋思了一陣,決定用內力試一試。

五年修行,道夕的唯心訣內功雖然還沒有達到延壽的層次,卻也算小有成就。他熟練地運氣內力,然後再次朝木魚敲了去。

這一敲,木魚終於發出了聲響,隻是這聲音很是沉悶,如一顆細小石子落入水中,打起的水花聲響。

見木魚有了反應,道夕心下大喜,知道這東西是需要加持內力的。雖然聲音小了點,可能是因為自己內力不強的原因。於是他把全身內力聚於手臂之上,再次敲了去。

這一敲,木魚發出一聲“碰”音,緊接著一股無形之力激蕩在空氣中,居然瞬間把桌上的茶杯給震碎了。

好東西!道夕兩眼放光,若獲至寶。道夕內功隻練了五年,要做到內力外放,至少還需要修煉二十餘年,但有了這玩意兒就不一樣了,以後便隻消灌注內力,便可以借此內力外放。

他很興奮,可沒多久又失望起來。木魚雖然能讓他減少二十多年的苦功,但問題是,自己現在的內力全部用上,隻能敲響一下木魚,而且,威力隻能震碎周圍一尺之內的物體。

這就是個雞肋啊!難道說與人打架的時候,自己不閃不避,等人家近身了然後再敲木魚?估計木魚還沒敲響,自己就先歇菜了。

道夕掃興的把木魚收了起來,要真正發揮這玩意的作用,還是要看自己實力,或者等唯心訣再上一個層次,用起來就順手了吧。

在棲霞寺住了下來,道夕突然間發現自己成了沒家的孩子。雖然作為一個和尚,去哪個寺廟落腳都不會遭人嫌棄,可總之不是自己親近的地方,他開始有點擔憂自己的將來。

延壽要他變身救世主,化解什麼災劫,可問題自己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和尚,又有什麼能力做救國救民的大師。再者而言,他根本搞不懂那個所謂的災劫什麼時候發生。

不過,他後來又仔細想了想,延壽不把木魚當麵交給自己,也不托道凡給我,偏偏要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讓自己尋來棲霞寺。

或者,延壽是算到了,自己應該來金陵,而這個佛祖托夢的“災劫”很有可能發生在金陵。於是道凡搜索枯腸地把自己前世那點可憐的曆史知識複習了一遍,也沒發現有什麼可以威脅到趙匡胤一統天下的因素啊。

趙匡胤滅南唐,完全是輕而易舉,過了長江,兵臨金陵城下,沒怎麼打,李煜便猥瑣地投降了。不過,道夕這時想到,還有一個關鍵人物林仁肇。

林仁肇素有韜略,雖不是用兵如神,但防務長江,一直是江北宋軍的心腹之患。難道這個災劫指的是林仁肇?

可是,按照曆史的發展,趙匡胤在大舉進兵南唐之前,用反間計就把林仁肇送上李煜的斷頭台,難道裏麵還有什麼變數?

想到林仁肇,那個爽朗的軍人漢子的形象又浮現在道夕眼前,拋開一切來說,道夕是很欣賞和佩服林仁肇的,如果真要遵循師傅的遺命,自己難道要與他為敵?

或者,自己該留在金陵,觀察一下情況,如果有機會,也要接觸下南唐小朝廷。博點名聲,順道透露點什麼軍情訊息給宋軍,以便以後能往汴梁投靠趙匡胤。

這叫什麼事呐!無端端地惹來這麼多麻煩,道夕唏噓不已,要怪隻能怪當初水老頭為何要在自己手臂上留三道紅斑,弄得自己如今被一個虛無縹緲的使命捆綁。

道夕反反複複想了一遍,最後還是覺得自己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在南唐混點名聲,然後等南唐亡國之後去汴梁。能夠影響到天下一統的,隻有一個人,那就是趙匡胤,隻要他不在此之前活得好好的,便沒有什麼意外。自己能做的,也就是貼身保護他吧。想到這裏,他突然發現,自己真正要做的,居然是變成趙匡胤的保鏢!